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应用  >>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怎样识别饲养鱼的饥饱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怎样识别饲养鱼的饥饱

更新时间:2024-12-24 10:04:05       来源/作者:渔水缘


目前养殖周期已经进入末端,江西以北的水产养殖工作基本不在投料,只在等好的行情出鱼,现在像两广,海南等地还在进行投喂中,投喂饲料对鱼经验老道的养殖者来说,很容易判断出鱼的食量,以及每天的饲料的投喂率,但是新手养殖者很容易进到一个盲区,投喂多了怕吃出肠炎,浪费饲料,喂少了怕鱼的体重跟不上,容易造成出鱼时期规格跟不上市场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鱼的投喂问题,判断鱼的饥饱性聊一下,供各位养殖朋友参考:

一、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如果在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正常投饲量),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小时,说明饲料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或吃饱,应该适当添加。如果每旬投饲量一定,旬内日投饲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饲料在不到半个小时内就被鱼类吃完了,说明鱼体已增重,饲料量应增加。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时,饲料已投完,鱼群仍在表层水面急游觅食,不愿沉入“二层水”中去,表明鱼未吃饱。如鱼群已从食台、食场散去,还有剩饵,鱼则食饱有余,下次可酌情减少投量。

image.png


二、水面极不平静,池中鱼类活动频繁,检查鱼体是否有寄生虫骚扰为害,或可能鱼群处于饥饿状态。在育种塘,鱼苗鱼种出现成群结队沿池周不停疯狂游转,这是缺乏适口饵料的表现,是呈现严重饥饿状况的标志,俗称“跑马病”。

三、定期检查饲养鱼类的生长情况,一般每月检查一次,在放养密度适宜、搭配比例合理、无疾病发生的情况下,发现鱼类的生长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的规格,且个体大小相差悬殊,说明所养鱼类摄食不足,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

四、以鲢、鳙鱼为主养鱼类的池塘,池水的透明度超过40厘米,或水质由肥变瘦,或者鲢、鳙鱼头大、尾小、背窄、游动无力,甚至有瘦弱死亡的个体漂浮水面,这些都表明水中鲢、鳙鱼类可食的浮游生物很少,致使这些鱼类生长缓慢。

五、以鲤鱼为主养鱼类的池塘,要判断鲤鱼的饥饱,可以根据池水的混浊度来确定。如果整池水都很混浊(呈泥黄色),证明鲤在池底觅食活动频繁,可判定鲤鱼处于饥饿状况。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