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双季轮养模式!中山坦洲镇发布《池塘红螯螯虾一年双季养殖技术规范》
更新时间:2025-05-13 09:42:34 来源/作者:坦洲发布
红螯螯虾(澳洲淡水龙虾)是指澳大利亚及周边地区的十足目正螯虾科淡水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个体较大,是目前世界上的名贵经济虾种之一。多年前,该虾在中山市坦洲镇引进试养,并先后取得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虾养殖成功,目前是坦洲镇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为加快推动特色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坦洲镇农业林业服务中心通过多年的技术推广和总结提炼,联合广东省卓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定并正式发布《池塘红螯螯虾一年双季养殖技术规范》(Q/TZNY 01-2025)企业标准。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坦洲镇在红螯螯虾(澳洲淡水龙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打造特色水产品牌、构建现代化水产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技术规范亮点:
科学高效,双季增收
此次发布的技术规范围绕红螯螯虾一年双季养殖模式,系统制定了从池塘环境、苗种投放、水质管理到病害防治、捕捞运输的全流程标准。核心内容包括:
双季高效养殖:首创“3-7月和8-11月”双季轮养模式,单季养殖周期缩短至4~5个月,产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生态养殖技术:强调水体环境调控和绿色养殖,通过设置稻秆等栖息物(占比30%以上)和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覆盖50%水域),构建绿色生态养殖系统;
精准管理方案:细化投喂策略(配合饲料与动植物饵料结合)、水质监测(pH值7.0-8.0,溶氧>4mg/L)及病害预防,确保养殖安全可控;
标准化运输保障:采用“干法离水+冰袋恒温”运输技术,24小时成活率达100%,助力鲜活产品远销外省市市场。
科技引领 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为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的广东省卓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坦洲镇近年重点引进的现代化水产科技企业。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暨南大学等科研院所,攻克红螯螯虾良种选育、稻虾共作等关键技术,拥有“亲虾孵化装置”“循环水过滤系统”等多项专利,成为全省水产种业创新标杆。
打造特色水产产业平台
赋能乡村振兴
坦洲镇农业部门近年来聚焦“特色水产”赛道,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措施,加速构建“科研+企业+农户”协同发展模式。此次技术规范的发布,将推动本地红螯螯虾养殖从分散经营向标准化、集约化转型,为创建坦洲特色水产品牌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