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用药减量  >>  “DO-NTP干就对了!”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林蠡提出水产养殖绿色防控两个创新概念

“DO-NTP干就对了!”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林蠡提出水产养殖绿色防控两个创新概念

更新时间:2020-07-07 14:54:08       来源/作者:农财宝典水产版


 6月29日上午,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演播厅,由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承办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云课堂”正式开班授课,这是广东渔业系统首次在全省范围内,使用直播技术进行授课,各地市组织相关从业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学习。


本次云课堂共有5次授课,共邀请5位资深专家,就减排提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产养殖减量用药技术、遗传育种最新进展、肉食性鱼类饲料养殖新趋势等内容开讲,在微信、抖音、快手、农财云课堂等平台上同步直播。开课时间分别为:6月29日、7月1日、7月3日、7月7日、7月9日,目前已经开讲3期,敬请大家期待更多精彩内容。


  科学用药、减量用药!


  林蠡提出水产养殖绿色防控两个创新概念


  “‘以防为主,治疗为辅’是所有动物疾病的方针。”7月3日,在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云课堂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在作《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水产养殖绿色防控技术》报告时指出,加大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宣传,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精神,促进水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林蠡还通过分析环境、病原与宿主三者的关系,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套环理论”和“DO-NTP”理念,强调需从水体环境调控的过程中减少用药。


水产绿色养殖.jpg

  右:林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

  左:主持人 曾思铭 南方农村报社 农财宝典记者


  科学用药、减量用药


  对水产养殖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用药往往直接施用于养殖水体,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常带来生产成本增加、水产品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林蠡指出,水产养殖用药对预防、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等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药类包括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杀虫驱虫药、消毒药、生境改良剂、营养添加剂等等有七大类,其中,农业农村部颁布的渔用禁药大概有80种,其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沙星类为“三鱼三药”整治行动中的重点。同时,林蠡也提出,目前市面上普遍用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四大微生物类群、两大“藻类”进行调水,市面上使用很火的微生物制剂,也迫切需要加强规范使用管理。


  环境大于宿主和病原


  增氧是水质综合调控“核心”


  在鱼病学“三环理论”中,病原、宿主和环境在疾病防控中同等重要。当存在病原体,宿主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加上环境恶劣,就很容易爆发疾病。环境、宿主、病原是并列同等的关系,我们常陷于病原、宿主和环境繁杂的关系之中

  

病原与宿主.jpg


  在一个池塘养殖系统里面,无论是宿主(鱼、虾),还是病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都是在池塘这个环境里面生活着,池塘水体溶解了饲料、鱼粪便等等,鱼病害防控会更加困难,环境大于宿主和病原。因此,林蠡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套环理论”,指出环境调控非常重要,环境大于宿主和病原。

 

有解毒的作用.jpg

 

  林蠡还表示,减少用药,需从水体环境中进行调控,因此提出水质调控的“DO-NTP”理念,指出增氧是水质综合调控“核心”,也是调水的中心。DO是溶解氧,水质指标是氨氮(N),温度(T)和pH值(P)。在水体环境中的“五氮代谢”途径中,氮从低价位到高价位,是氧化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增氧对氨氮具有解毒作用。由于硝酸氮是无毒的,也是藻类的肥料。增氧给好氧细菌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有机物和氨氮的分解,增加底层氧气,打破还原层。可以说,增氧过程也是解毒增肥的过程。

  

“以防为主,治疗为辅”


 是所有动物疾病的方针


  在报告的互动环节中,有观众提出如何进行病毒病防控的问题。林蠡指出,水产病毒的防控类似于人的病毒病防控,病毒防控要从源头开始。从不携带特定病原的亲本中筛选生产出鱼苗,在苗种阶段做病毒检测,养殖过程中注射疫苗等等方面进行防控。假如在养殖过程中真的携带病毒,环境调控也能一定程度地提升鱼体免疫力。水产养殖,需要谨记“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方针。

  使用优质苗种和优质的饲料,保证溶解氧充足,加强日常管理,控制病害发生,依法精准用药,减少用药,加大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宣传,稳步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水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