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饲料鳜养殖模式新突破,未来可期
更新时间:2025-02-19 10:09:17 来源/作者:科学养鱼
鳜鱼
俗称桂花鱼,是我国传统的淡水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饲料鳜养殖技术的突破,养殖模式发生了显著变革。饲料鳜以其成本可控、养殖周期短等优势,逐渐受到养殖户的青睐,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推动着全国鳜鱼养殖产业格局的重塑。据了解,上海海洋大学鳜鱼营养与饲料研究团队不仅攻克了鳜鱼配合饲料难关,而且连续成功实现饲料鳜工厂化养殖。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科学养鱼采访了上海海洋大学鳜鱼营养与饲料研究团队李松林副研究员。
科学养鱼:当前鳜鱼养殖情况及饲料鳜养殖前景如何?
李松林:近年来,鳜鱼养殖产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23年全国鳜鱼养殖产量已达47万吨。广东、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与浙江等省份是鳜鱼的主养区。目前,鳜鱼养殖模式主要以池塘精养和池塘混养为主,同时也有网箱养殖、流水槽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模式。鳜鱼摄食习性特殊,自幼鱼开口起至终身以活鱼虾为食。生产中,鳜鱼养殖长期依赖活饵料鱼为主要饵料,养出1斤鳜鱼至少需要消耗4斤饵料鱼,饵料鱼按照鲮鱼(4.0~5.0元/斤)计算,饵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80%,饵料鱼的蛋白质保留率只有20%左右,过多的氮和磷等排放到养殖水体中,对养殖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此外,饵料鱼还会传染病害,从而引发商品鱼的药物残留等问题。这种“以鱼养鱼”的生产方式不仅与国家倡导的绿色生态养殖的政策相违背,也阻碍了整个鳜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鳜鱼饲料驯化技术及其饲料配制技术的突破,饲料鳜养殖模式在我国已逐渐兴起。2024年饲料鳜占比已接近鳜鱼养殖总产量的10%。鳜鱼饲料的突破推动了我国鳜鱼养殖产量的增长和养殖成本的降低。从上海海洋大学鳜鱼营养与饲料研究团队近几年取得的实验数据来看,配合饲料养殖鳜鱼能比用活饵料鱼养殖增加净利润至少5元/斤鱼,同时配合饲料替代活饵料鱼还具有突出的环境效益。自2019年起,我们团队为了攻克鳜鱼养殖依赖活饵料鱼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支持下,启动鳜鱼营养生理需求特性及其配套饲料研究。经过4年的努力,初步构建了满足鳜鱼生长需要的人工配合饲料配方体系,饲料加工工艺和鳜鱼配合饲料养殖技术体系。目前,依托上述成果报送的“应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鳜鱼关键技术”入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5年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这将有力推动我国鳜鱼配合饲料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未来的鳜鱼工厂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学养鱼:据了解,您的团队已连续成功实现饲料鳜工厂化养殖,您觉得饲料鳜工厂化养殖前景如何?
李松林:2023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其中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工厂化养殖可摆脱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是一种高密度、高单产、高投入、高效益的养殖方式。鳜鱼因消费者喜爱,养殖利润较高,以及它的生态特性都适合开展工厂化养殖。
另外,鳜鱼驯食饲料技术以及配合饲料关键技术的突破也为推动鳜鱼工厂化养殖奠定了基础。目前,我们团队已连续实现饲料鳜工厂化养成的生产性中试,验证了饲料鳜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广,我国鳜鱼的工厂化养殖必将迎来高潮。
科学养鱼:与外塘养殖相比,鳜鱼工厂化养殖具有哪些优势?还存在哪些不足?
李松林:工厂化养殖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可摆脱土地和水资源、外界环境等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是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土塘养殖相比,鳜鱼工厂化养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环境可控:在工厂化养殖中,水质、温度、溶氧量等重要的环境因素都可以精确控制,避免了外塘养殖中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而促进鳜鱼的生长,并提高成活率。
(2)生产效率高:工厂化条件下温度可以维持在鳜鱼适宜生长温度,经4-5月养殖周期可以达到商品规格,一年可以养殖两批。鳜鱼对溶氧需求较高,工厂化条件可以借助液氧设施提高水中溶氧,提高养殖密度。此外,可以合理安排养殖生产时间,实现错峰上市,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3)疾病的防控能力强:封闭的养殖环境中,在做好源头把控的条件下,养殖鱼类感染疾病的风险较低。而且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监控鱼体状况及摄食行为,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而外塘养殖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疾病传播的风险更高。
(4)产品的品质高:工厂化养殖的水质经过处理,没有土塘养殖中的污泥,大幅降低养成鳜鱼的土腥味,品质更高且稳定。
然而,工厂化养殖与土塘相比劣势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基建投资大:工厂化养殖需要建设养殖车间、循环水系统、温控系统、增氧系统等设备,初始投资大。
(2)运行成本高: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系统、温控系统等设备运行的能耗成本高。
(3)意外风险的损失大:工厂化养殖高度依赖设备和技术,养殖密度远高于土塘条件,一旦系统运行出现问题,对养殖生产会造成重大损失。
科学养鱼:饲料鳜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技术要点?
李松林:目前,全国饲料鳜总体的养殖成功率还不是很高,同时饲料鳜的工厂化养殖技术门槛则更高。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应更注重以下关键技术要点。
(1)苗种方面:驯化期鳜鱼苗种对饲料的适应程度直接关系到工厂化养殖的成败。可以购置已完全适应配合饲料的鳜鱼苗种。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优质鳜鱼苗种(3~5厘米/尾)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自行驯化。工厂化养殖因其可控性可以避免外界环境对鳜鱼的影响,提高驯化的成功率。
(2)饲料方面:要选择满足其营养生理需求特性的鳜鱼专用饲料。目前,市场上鳜鱼配合饲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应选择经过实践检验、口碑好的饲料。
(3)病害方面:鳜鱼病毒病的防治难度较大,部分病毒如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一旦发病,会造成巨大损耗,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定期检测以确保不被病毒侵袭。
(4)水质方面:工厂化养殖系统内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会逐渐积累,进而导致鱼体出现中毒或生长受限等现象,并且还会促进病原菌的滋生。因此,鳜鱼工厂化养殖系统需要配置高效的排污和净化系统。使用微生态制剂也有利于水质的稳定。此外,鳜鱼摄食饲料后耗氧量明显升高,应在摄食后2小时内补充纯氧以满足鳜鱼对溶氧的需要。
科学养鱼:饲料鳜工厂化养殖投入和收益如何?
李松林:目前,用于饲料鳜工厂化养殖的系统及设备基本可套用加州鲈等养殖模式。相较而言,工厂化养殖饲料鳜比养殖加州鲈的利润更具优势。
饲料鳜工厂化养殖的投入主要包括设备与设施建设成本的折旧、种苗成本、饲料成本和运营成本。从整体收益来看,饲料鳜较活饵鳜而言养殖成本优势明显。工厂化养殖条件下,除去建设成本,鳜鱼工厂化养殖成本17~19元/斤,对比目前鳜鱼市场价格,加之工厂化养殖的产量和价格优势,利润空间较大。但也存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疾病风险和设备故障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
科学养鱼:饲料鳜工厂化养殖模式适合哪些地区和人员?
李松林:理论上,具有良好水源的地区都可以开展饲料鳜的工厂化养殖。但是,考虑到种苗的来源、生产成本的控制、市场销售等因素,应优先选择种苗来源方便、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展饲料鳜的工厂化养殖。
鳜鱼工厂化养殖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掌握鳜鱼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