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水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八大影响
更新时间:2025-03-07 10:38:30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是水产养殖能否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适宜的水温不仅是鱼类自身生长、繁殖、抵抗力的必备条件,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合适的水温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了解水温的变化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水温对鱼类(水生动物)的影响
在鱼类的生存条件中,水温占有重要的位置。鱼类属变温动物范围。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差在0.1—1.0℃之间,因此,鱼苗或成鱼转换环境时要考虑温差应激。
1、水温对生长的影响
任何水生动物都有极限耐受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如果要获得最佳生产效益就要求养殖水温控制在最适合生长温度范围内。对许多养殖品种,在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就可能达到最佳的生长速度。
2、水温对繁殖的影响
罗非鱼及台湾泥鳅成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间,主要决定于水温的高低。虽然南北地区亲鱼产卵开始的时间前后相差比较悬殊,但水温却相差不大,一般都在23~25℃以上开始产卵。
3、水温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水温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生存和生长,而且通过水温对水体环境条件的改变,间接对鱼类产生作用。几乎所有的环境因子都受水温的制约。气温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水温同样也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律。
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其由上往下传热很慢,上下水层水温垂直差异非常明显,一般可达到2--5℃,于是上下水层密度不同,而形成密度流,使水体上下自行流动,即水的运动。
高温期间,如遇天气突然改变,如闷热、雷暴雨等,到了夜间,表层水温下降快,会形成强烈的密度流,带动池塘底部腐败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产生毒物会造成鱼类浮头,泛塘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收入和效益。
4、水温对药物与毒性作用的影响
许多药物作用受水温影响。许多重金属盐类鱼药,如高锰酸钾、硫酸铜会随着水温上升而药效增强。茶粕清塘消毒、杀杂时,用沸水浸泡,短期内碱性增强10倍左右。在全池泼洒用药时,温度高药量可相对降低一些,温度低时则需增加一些。
许多微生态活菌制剂的功效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微生态制剂在在水温15℃以下,活性就会大大减弱。
5、水温对病害的影响
鱼类疾病对水温的变化是很敏感的。例如:水霉病在水温低于4℃或高于25℃时就会受到抑制。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在水温高于15℃时,自然发病消失。另外,夏季暴发性鱼病的发生与水温较高有一定关系。而冬季水温度偏低,鱼类常会有水霉、小瓜虫等病害的发生。
6、水温对鱼类的投饲量的影响
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对鱼类的摄食强度有很大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时对鱼类摄食强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水温降低,鱼体代谢水平也随之降低,导致食欲减退,生长受阻。
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鱼都是广温性鱼类,对水温的适应幅度较大,在1℃~38℃水温中都能生存,但适宜生长水温为20℃-32℃。
鲤鱼在水温23℃-29℃时摄食最旺盛,降至3℃-4℃时,便停止摄食。鲤鱼在25℃-30℃的水温中生长最快,当水温降至15℃时。生长就受到抑制。如果水温降到13℃以下,则觅食能动性大为降低。在13℃以上,当温度增高l0%,则其摄食量增加2-3倍。
草鱼在水温27℃-30℃时,其代谢水平最高,而摄食强度也最大。
当水温降到20℃时,其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在水温17℃时,与21℃相比,其肠道充盈度指数减少10%。
草鱼在冬季水温降至8.0℃以下时停止摄食。当水温升至8℃以上时开始摄食,但摄食量较少。当水温升至16%以上时,才会每日摄食。
因此,鱼类在不同水温情况下,其日投饲量和次数亦应不同。一般在适宜生长水温中,其日投饲量和次数应相对多些。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外,其日投饲量和次数相应减少。当水温降至停食水温时可不投喂。
7、水温对池塘肥水的影响
水生生物的存活与生长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0~30℃。在0~30℃间,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随水温的增高而升高,繁殖速率就越快。
超过30℃,水生生物增殖放缓,生长受到抑制。水温达到60℃时,绝大部分水生生物不能存活。因此,在适宜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水生生物的活力就越强,新陈代谢旺,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也强,反之亦然。
施肥后,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的时间随水温和天气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水温在20℃左右,天气晴朗,适量施肥后2天~3天水色可达到肥水标准。若施肥后遇到阴雨天气,由于光照不足,水温降低,肥料中有机成分的分解和浮游生物的代谢活动下降,有时5~6天后,水质也不转肥,此时不要轻率地肯定是肥料肥效不好或施肥量不足而引起的肥水效果不理想,待天晴1~2天后视水色情况再决定是否追肥或搭配其它肥料。
池塘水温较低时,水体藻类以金藻和硅藻为主,其生长水温最适宜范围为15~25℃。
春季正是水产经济动物放苗培育季节,此时应抓住时机尽量多培育硅藻,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适口天然饵料。春季肥水应尽量选择适宜促进硅藻繁殖的肥料,如富含氨基酸类的肥水剂、发酵充分的有机肥,据池塘水质搭配适应低温、能促进肥水的活菌,如活性酵母、光合菌、放线菌等合用,以达到低温肥水的效果。
8、水温对池塘溶氧的影响
池塘的溶氧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14.62mg/L,在2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
但水温上升促使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池塘就容易产生缺氧现象,对鱼类产生影响。如冷水性的虹鳟鱼耗氧率高,需要较高的溶氧量,不适应较高的水温,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较高温度的水中溶解氧较低。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