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应用  >>  鳜鱼的生活习性与驯养要点

鳜鱼的生活习性与驯养要点

更新时间:2025-03-28 09:57:27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鳜鱼(学名:Siniperca chuatsi),俗称桂花鱼、季花鱼等。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属,鳜亚科鱼类共有3属11种,常见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大眼鳜等;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养殖朋友开始投入到鳜鱼的养殖中。那么,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养殖呢?今天小编将鳜鱼的生活习性、驯养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image.png


一、鳜鱼的生活习性

1.温度

鳜鱼是一种典型的温水性鱼类,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而在不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其生长速度会明显减缓。数据表明,鳜鱼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30℃。当水温低于15℃时,鳜鱼的摄食量会减少,生长速度放缓;当水温高于32℃时,则会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2.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刚孵化出的鳜鱼苗即能捕食其他鱼苗,体长0.7厘米的鳜鱼能捕食体长0.35厘米的其他鱼类,体长31厘米的鳜鱼可捕食体长15厘米的鲫鱼。鳜鱼食量较大,通常饱食时食量可达自重的10-15%。在养殖鳜鱼过程中,投喂饵料鱼有一定的选择性,即鱼苗阶段以鳊[biān]鱼为主,鱼种阶段以鲫鱼、鲮鱼为主,成鱼阶段以易得和适口的小鱼为主。

3.生长

鳜鱼在江河中生长较慢,在长江流域,据测定1龄鱼平均体长17.5厘米,体重119克;2龄鱼23.6厘米,300克;3龄鱼32.8厘米,812克;4龄鱼42.5厘米,1526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当年鳜鱼苗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可达商品规格,相当于大水面天然生长2-3龄鳜鱼的体重。在相同的人工饲养条件下,以翘嘴鳜的生长速度最快,大眼鳜次之。

4.繁殖习性

每年的5月中旬至8月为鳜鱼的生殖季节,6月为盛产期,适宜水温22-30℃。鳜鱼产出的卵为漂流性卵,能粘附在水草上。雄性一冬龄成熟,雌性二冬龄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

image.png

二、驯养方法

驯食过程:鳜鱼种投放当天即投喂饵料鱼,前3天投喂足量的全活饵料鱼,从第4天开始,逐渐减少投喂量,以驯化鳜鱼形成快速准确的摄食反应,此过程约需7天时间。

此后可在投喂活饵料鱼中搭配一些死饵料鱼投喂。从死鱼过渡到加引诱剂的人工饵料,最后改投人工配合饵料,使鳜鱼的味感和视觉逐步适应人工配合饲料。

饲料的加工要求:配合饲料的原料要经超微粉碎,能通过80目的筛子。各种原料配好后,加25%~40%的水调匀,再进行制粒加工。配合饲料的形状以长条状为宜,长和宽(直径)之比为2:1或3:1。在驯化2.5~3厘米的鳜鱼夏花时,人工配合饲料的直径为3毫米、长度为6~8毫米。随着鳜鱼种的生长,配合饲料的颗粒也应随之增大。

摄食信号的建立:在每次投饵之前,给一个摄食信号,建立条件反射,使鳜鱼在摄食之前产生集群现象。投喂前,开动水泵,使网箱内水体形成水流,再少量试投饵料,待鳜鱼浮上水面吃食时,再大量投喂,由于饵料鱼随水流上下浮动,可被鳜鱼抢食。但水流速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鳜鱼摄食,应尽量调整水泵直至网箱内水流速度为0.4~0.7米/秒,可有效促进鳜鱼对饵料的摄食。

image.png

驯食环境:驯食开始在昏暗的条件下,有意识地降低鳜鱼视觉的分辨度,反复进行多次,建立条件反射,之后恢复正常的视觉条件,鳜鱼就能正常地摄食饵料了。

随着驯食的进展,饵料的比例可由投喂初期占饵料鱼的10%开始上升,直至全部投喂饵料为止。

在驯食过程中,投饵量应视天气、水温和鳜鱼吃食情况等因素酌情调整。凡进行鳜鱼驯食的网箱,应适当增加鳜鱼苗种的放养密度,增大鳜鱼与食物相遇的概率,以利于驯化。

image.png

三、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鳜鱼对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且不耐低氧,易发生缺氧浮头。鳜鱼养殖过程中,一般需在鳜鱼专养池中设置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鳜鱼对酸性水质十分敏感,所以要定期测定pH值,使pH值保持在7.5-8.5 之间。在鳜鱼种阶段,如条件允许,每周注入新水2-3次,每2周换1次新水。

同时,加强巡塘,发现鳜鱼有吐出饵料鱼现象,则应立即开机增氧和加注新水。

重视寄生虫防治

鳜鱼属于无鳞鱼,天生抗虫能力就比有鳞鱼要差一些,很多杀虫药在鳜鱼上使用风险也较高,所以在鳜鱼的整个养殖过程,寄生虫的防控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全盘皆输。

防虫害,首先要保持水质和底质的清洁,水混和底脏是虫卵滋生的前提,建议定期改底净水,化学和生物交替最好。

重视病毒性病害

鳜鱼病毒病高发且危害较大,常见的主要是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危害最大,容易出现爆发性死亡)、弹状病毒、蛙虹彩病毒(近期高发,引起烂身)、神经坏死病毒等,对养殖成功率影响很大。

关于病毒病,虽然有疫苗,但是市场反馈效果不一,只能预防为主,除了做好前期清塘工作、苗种检测工作、水质调控工作外,还需定期内服肝肠护卫、益生菌、维壮素、杜仲酵母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增强抗病力)可大大降低病毒病爆发的几率。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