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芯"突破!深圳首个无特定病原(SPF)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成功建成
更新时间:2025-04-08 09:46:57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近日,深圳首个无特定病原(SPF)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在大鹏建成,这项海洋种业领域的"芯"突破引发行业关注。据了解,石斑鱼无特定病原(SPF)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由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联合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大海洋”)构建,通过严格的病原检测和环境控制,实现了从亲鱼培育到苗种生产的全过程无病原管理,显著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实现“SPF亲鱼培育-SPF苗种规模化生产”的标准化流程,该体系的建立将高质量赋能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
▲石斑鱼人工养殖鱼苗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经济鱼种,石斑鱼作为低脂高蛋白食品,市场欢迎度高。国内成功突破石斑鱼繁育技术难题,特别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的成功应用,培育出了多个优良杂交新品种,那些新品种具有生长快、耐低氧、耐低温等优良性状,可在我国南北方工厂化、池塘、网箱等可控海水或半碱水环境中养殖,大大拓展了石斑鱼的养殖空间。
但长期以来,石斑鱼种苗的病原体感染问题一直是制约石斑鱼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种苗繁育过程中病害发生率较高,不仅会影响鱼的生长和成活率,还可能引起养殖区域大规模的疫病爆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石斑鱼苗种繁育养殖车间
面对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深圳科研力量联合创新,研究院与华大海洋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筛选+高精度环境调控”的双轨技术,成功实现了SPF石斑鱼亲鱼筛选与培育,为大规模培育健康石斑鱼种苗、有效缓解石斑鱼苗种病害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芯动力”。
该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在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等领域的科研创新,深化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深圳的海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成果。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