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治理指标(AGI):评估行业绩效
更新时间:2025-04-11 10:46:57 来源/作者:深蓝牧渔
水产养殖治理指标框架
水产养殖业是全球食品行业中一个至关重要且发展迅速的行业,目前为人类消费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水产品。该行业的发展为实现与粮食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了巨大希望。然而,该行业面临着持续的挑战,包括传染病、寄生虫、水质问题的管理以及与饲料成分相关的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有效的环境治理对于减轻这些风险至关重要。
虽然存在各种政策和工具,但许多政策和工具主要侧重于农场层面的绩效或合规性,往往忽视了参与者的复杂互动及其推动变革的能力。为了弥补这一差距,瓦赫宁根大学、蒙特利湾水族馆、奥尔堡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和斯特灵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诊断工具:水产养殖治理指标(AGI)。
什么是AGI框架?
AGI是一个综合性社会科学框架,旨在评估引导全球水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绩效。该框架由多学科学者和专家团队开发,全面展示了公共法规、私人标准和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在特定水产养殖业中如何相互作用。
AGI框架从四个关键维度评估治理:
立法: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和法规。
自愿规范和标准:用于评估性能和认证产品的公共和私人规则制定机制(如ASC、BAP、GlobalGAP)。
合作安排:促进不同参与者协调行动的平台和伙伴关系(例如多利益相关方平台、行业协会、联合研究项目)。
治理能力:治理主体(农民协会、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等)通过反思性、敏捷性、创新动力、重构和响应能力来识别、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维度是根据三个核心治理原则进行评估的:
合法性:受影响的人们对管理机构和规则的响应度和接受度。
效果:识别和利用集体机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协调:为实现共同目标,治理互动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该结构内的26个具体指标共同提供了评估任何特定国家或部门的治理绩效的诊断工具。
为什么需要AGI?
现有的水产养殖可持续性评估框架通常会考虑治理方面,但主要将其作为对更广泛的环境或经济绩效的贡献,而不是作为独立的重点。它们可能缺乏对私人治理形式或不同治理要素之间互联性的全面评估。AGI框架旨在通过提供影响可持续性成果的“整体互动”的综合视角来填补这一空白。
案例研究:鲑鱼水产养殖治理
为了证明其实用性,我们应用AGI框架分析了挪威、智利和加拿大大西洋鲑鱼产业的疾病管理情况——这三个主要生产国都面临着严重的疾病挑战。主要发现包括:
基础坚实,指导有限:虽然这三个国家都拥有与水产养殖和疾病相关的全面的国家立法,但治理在有效引导替代解决方案或缓解持续存在的环境挑战方面仍然有限。
标准的作用各不相同:国际自愿标准 (ASC、BAP、GlobalGAP) 存在,但各国适用情况不同,受出口市场偏好的影响。虽然相关,但它们与国家立法的协调以及对改善公共环境目标的影响各不相同。智利在疾病预防方面的行业协调性略高,部分原因是国家法规和社会压力。
合作缺口:目前存在许多合作安排,包括强大的行业协会和专注于海虱和抗生素减少等问题的国营行业研究项目。然而,这些不同安排之间的协调往往有限且支离破碎。至关重要的是,民间社会对决策的实质性投入仍然有限。
能力限制:鲑鱼产业(尤其是挪威的鲑鱼产业)表现出强大的创新动力和学习能力,通常得到国家的支持。然而,将这种学习转化为适应性行动计划面临限制,而且缺乏与关键非政府组织的沟通,阻碍了获得更广泛社会认可的能力。
农场层面的重点:尽管一些地区采取了区域管理方法,但疾病管理仍然主要集中在单个农场层面(例如抗生素的使用、生物安全措施)。这可能会阻碍制定更协调的生态系统规模管理战略的机会。
AGI的价值和未来
AGI框架作为以下工具展现出巨大潜力:
系统诊断: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了解水产养殖治理中决策、角色、职责、学习和协调是如何组织的。
比较分析:通过对国家、部门或特定问题(如疾病)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的驱动因素和障碍。
指导改进:提供实用的见解以确定优势和劣势,为利益相关者(政府、工业界、民间社会、研究人员)对改进治理实践的反思和审议提供意见。
互补性:提供以治理为重点的“手段”评估,以补充其他以“投入”或“结果”为重点的框架,如水产养殖绩效指标(API)或SDG评估。
AGI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正在进行中,包括对虾养殖和印度、中国和东非等新地区的评估。研究还将探索与其他框架的协同作用及其在更广泛的食品系统治理挑战中的潜在应用。
结论
水产养殖治理指标(AGI)提供了一个全新且有价值的框架,可用于诊断当前治理系统的复杂性,并促进必要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对话,以确定改进途径。通过关注立法、标准、协作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AGI可以帮助引导该行业发挥其潜力,同时解决其固有风险。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