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鱼菜共生系统对水质净化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0-12-23 17:00:00 来源/作者: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鱼菜共生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健康修复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水体氮、磷的含量,提高透明度和降低化学需氧量,改善和净化水质。本文将对其作用原理及对水质的影响应用效果作简要阐述。
鱼菜共生是指于水中进行水产养殖,于水表面种植蔬菜,两者保持循环型生态平衡。该模式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长时对氮和磷需求较高等特性,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达到鱼菜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它的最大优势是养鱼无需换水、种菜不必施肥。
近年来,鱼菜共生综合种养系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循环水工艺设计将养殖尾水输送到水耕栽培单元,利用微生物将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实现节水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的生态效应,被认为是极具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创新模式。
钱佩雯等人对水质进行检测,观察指标包括溶氧量(DO)、PH、NH3-N和透明度。水质监控结果表明,试验塘和对照塘在试验刚开始时的DO、PH、NH3-N和透明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开始20d、40d、60d后,试验塘的DO水平明显大于对照塘,NH3-N明显降低,试验开始60d后试验塘的透明度明显高于对照塘。
欧明烛等人进行了实验,选择了水质中溶氧量、氨氮含量、酸碱度、透明度等4个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实时检测。同时,在该村选择了生态条件相似的养殖塘作为对照组。监测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陈霞等人研究显示,根、茎、叶吸附、吸收、富集和降解水体及底泥中的污染物,总氮、总磷去除率60%以上,最高可达90%以上,化学需氧量可有效降低。
刘帅等人关于鲤与黄豆种子共生系统对水质的影响显示,鱼菜共生明显改良了水质,pH略微升高但保持在适宜养殖的范围内,水温上升3℃左右,溶解氧含量增长0.5mg/L,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活性磷浓度分别降低了85.64%、82.63%、42.65%、93.32%和71.01%。
生态修复范畴的鱼菜共生技术,它实现了水、鱼、菜的和谐共处,在水质净化的应用上前景广阔。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鱼菜共生系统能有效地减低水体氮、磷的含量,提高透明度,控制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降低化学需氧量,改善和净化水质。对于氮、磷的去除和背后元素的转化以及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研究将是未来探究的重点。
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栽种植物进化水质,稳定水质,不仅净水节水,而且实现仿生态优质水产品的养殖,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1]尹立鹏.“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研究[J].乡村科技,2019(26):115-116.
[2]孟然.鱼菜共生模式探讨[J].农业天地,2018(5):34.
[3]钱佩雯,蔡周宇,孟晓俊.鱼菜共生模型的推广应用——基于农村水污染处理及模型的简化[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0):220-222.
[4]欧明烛,马菁华,杨朔,刘芳,任启飞.鱼菜共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J].绿色科技,2020(01):183-184.[17]李爱珍,陈万光,司献礼,马秀英.鱼菜共生净水节水的高效养鱼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5):238-240.
[5]陈霞,陈健,李良玉,杨柏伟,袁晓梅.鱼菜共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渔业致富指南,2020(19):14-17.
[6]刘帅,袁胜煜,魏海峰,刘长发.鲤Cyprinus carpio、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与黄豆种子共生系统对水质的影响[J/OL].水产学杂志:1-6
[7]聂凌云,杨昌珍,皮杰.鱼菜共生系统对水质净化的研究进展[J].水产养殖,2020,41(07):24-28.
[8]Trang N T D, Konnerup D, Brix H. Effects of recirculation rates on water quality and, Oreochromis niloticus, growth in aquaponic systems[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17, 78: 95-104.
[9]李晗溪,刘峰,李雪,申旭红.铁元素调控的鱼菜共生系统氮和总磷的变化规律[J].农业网络信息,2016(12):42-46.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