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多用”,暖棚养虾新技术!
更新时间:2021-02-24 09:24:40 来源/作者:水产门户网
东港市自2015年大面积推广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技术以来,养殖产量和效益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养殖模式单一。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2019年笔者在东港市红旗淡水鱼孵化养殖场实施了“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年实现了“一棚多用”,20 亩池塘暖棚培育出大规格虾苗2600万尾,年养两茬成虾,亩产白对虾1206千克,亩效益36740元。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池塘准备
淡水养殖池塘 4 个,每个池塘面积为 5 亩,4个池塘组成“田”字形,池深3.0米。池塘呈长方形,水、电设施齐全。
1、池塘改造。为了培育的南美白对虾苗种出苗方便,选择4个连片呈“田”字形布局的池塘。每个池塘设有集苗设施,池底为锅底形;池中央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采用6英寸PVC管道与集苗井相连;集苗井设在4个相邻池塘的交汇处,井深7.5 米,直径 2 米,集苗井内放置集苗网箱和潜水泵。
2、暖棚建设。用水泥电线杆加钢管制作管桩,用于支撑固定暖棚。管桩由两种材料组成,埋入土下部分约3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土上部分为2英寸不锈钢管,管桩长3~4米,一个暖棚覆盖2个池塘,形成一个长130米、宽53米的长方形暖棚。管桩长边间距 6.8 米、短边间距 10.6 米,管桩之间用不锈钢丝绳连接固定,再用直径0.38厘米钢丝线纵横交错牵拉在棚架上。支撑骨架建成后,用孔径10厘米左右的60股线尼龙网衣和塑料薄膜覆盖。
3、清淤消毒。排干池水,晒干池底,清除池底的淤泥,平整池底。用河水淹没池底30厘米,用50~100克/米3 浓度漂白粉全池消毒。
4、肥水调水。4月16日,池塘进水1米左右,水源为地下井水,盐度2左右,使用肥水膏肥水,每池接种1千克小球藻粉,投放经活化的EM菌等,经5天左右水色呈浅绿色,放苗时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
二、虾苗放养
1、虾苗暂养。4月25日,暖棚放养体长1厘米左右经过淡化培育的白对虾苗,放苗时棚内水温 21.8℃,放苗密度 150 万尾/亩。日投饵 4 次,饵料为虾片和成虾破碎料,投饵量根据虾苗胃肠饱满度和饵料盘残饵情况增减,微孔增氧设备全天24小时开机。
2、虾苗出池。5 月 15 日,外塘自然水温在18℃以上,棚内池塘水温25℃以上。为了提高外塘放养的成活率,采取添加井水、打开棚布放风等措施,将水温调整在22℃以下。前期出苗采用地笼网收苗,后期出苗采用“集苗井”收苗,虾苗计数采用重量法,5月25日,暖棚暂养的虾苗全部出售完毕。
3、暖棚养成。暖棚暂养的虾苗出池后,将暖棚池塘重新消毒,两天后将已在外塘提前调好的水抽到暖棚池,翌日放养体长1厘米左右经过淡化培育的白对虾苗,放苗密度5万尾/亩。
三、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放苗前采取调水措施,水深0.9米左右,其中1/3为河水、2/3为井水。水面接种活化后的小球藻粉、活化后的EM菌等。水色保持浅绿色,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pH 7.8~8.6,溶氧5毫克/升以上,盐度1~2。养殖过程中逐渐添加地下井水,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水位达1.7米时稳定水位;每隔半个月根据水色和透明度补投小球藻粉,养殖全程一直保持偏绿水色,没有出现蓝藻暴发现象。
每池(5亩)设置两台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和80个微孔增氧盘,4个池塘使用1台15千瓦罗茨风机。前期每天早、中、晚开机3次,每次开机1~2小时,养殖中后期逐渐增加开机次数、延长开机时间。投饵时停机,以利于对虾摄食。养殖过程中,每隔10天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微生物制剂要在消毒和杀菌药物失效后使用,让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加速对残饵、粪便、水体悬浮物的分解。为了增加水的硬度和碱度,化浆泼洒两次沸石粉和生石灰。
2、饲料投喂。饲料规格转换要及时。虾苗较小时投喂破碎料(0号料),随着虾苗的生长,逐渐搭配投喂1号料;对虾体长4厘米以上,全部投喂1号配合饲料,5天后搭配投喂2号料;对虾体长5 厘米左右,全部投喂 2 号配合饲料;对虾体长9厘米左右,全部投喂3号配合饲料。饲料投喂要适量,全程使用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日投饵4 次,采取 7 分饱投喂法。根据估测的对虾存池量、对虾的体长确定首次投喂量,下次投喂量根据白对虾的摄食情况调整。具体做法是投饵后0.5小时和1.5小时各检查1次饵料盘,以0.5小时后有剩饵、1.5小时后无剩饵、70%对虾呈饱胃状态为投饵适量,严防残饵败坏池水。
池塘暖棚培育出大规格(3 厘米左右)虾苗2 600 万尾。虾苗售价 600 元/万尾,扣除成本450元/万尾,增效150元/万尾,每亩暖棚仅暂养虾苗环节就增效19 500元。
养殖两茬虾,第1茬虾起捕在7月28日-8月5日,第2茬虾起捕在11月2日结束。商品虾平均规格58尾/千克,亩产1 206千克,售价40元/千克,亩产值 48 240 元;扣除亩成本 3.1 万元(虾苗、饵药、药品1.67万元,水电0.36万元,人工0.22 万元,地租 0.05 万元,暖棚折旧费 0.8 万元),亩利润17 240元。
试验结果表明,池塘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增收效果明显。受水温影响,北方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在5月中下旬水温达到18℃以上,开始往池塘放养虾苗,9月中下旬陆续收获。建设暖棚池塘可以在4月下旬放养1厘米左右的虾苗,进行高密度暂养,5中旬将已长到3厘米左右的虾苗出售给养殖户养殖。这些大规格虾苗7月末到8月上旬基本达到商品虾规格,避开了8月虾病高发期的威胁,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白对虾健康状况,灵活选择出售或继续养殖大规格虾,养殖成功率高于常规养殖。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