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年养虾!就靠这个“发酵秘方”...
更新时间:2021-03-17 11:18:46 来源/作者:一号水产
水产养殖当中,我们经常采用“发酵”来处理某些东西,让其更加容易到达我们的目的,这就是发酵的最终目的。
一、什么是发酵?发酵有什么作用?
发酵,起源于我国。最早在我国的酿酒行业、酱油行业得到普遍的应用,最早的发酵不需要人工接种微生物,完全靠当地空气和物料当中所蕴含的微生物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方法局限性很强,有时达到不到我们发酵所需要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改良,发酵方法经过多年的改良,已经可以自如的达到我们想达到的效果,这又被称之为“现代发酵”。
现代发酵由于效果好,因此在水产养殖当中,应用十分广泛。那么“发酵”产品在水产养殖当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分解,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方便鱼虾吸收利用。比如:当我们使用一些不易被鱼虾吸收的物质作为饲料时,我们需要将该需要先进行发酵后,再给鱼虾投喂;或者我们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可以使用“发酵”的方法,现在一些饲料厂鼓吹的“发酵饲料”也是同一个道理。
2、避免污染水质。在养虾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底肥、碳肥,使水质更加合适虾的生长。但一些底肥或者碳肥,如果没有经过发酵分解,其中一些沉积物会滞留在虾塘底部,短期少量使用可能我们还看不出什么问题。如若长时间或者大量使用,就很有可能就败坏水质,最终影响虾的生活。
3、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或者是诱食性。一些饲料原料,需要经过“发酵”之后,才能把其本身的营养水平或者诱食性提高,这样有利于鱼虾更快、更好的摄食、吸收营养。
从“发酵”这三点重要作用来看,发酵在水产养殖当中,应用前景是十分广泛的。
二、发酵的种类有多少种?
因为发酵的方法不同,我们可以将发酵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固态发酵,以固体原料为主,并在整个发酵过程当中保持原料为固体状;
第二种是:液态发酵,以液态原料为基础,所进行发酵。
两者的区别:
1、固态发酵,用水少,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接近自然环境,因此,可以发酵出比较接近的次级代谢物。
2、液态发酵,用水量多,速度快,但是液态发酵的微生物生长的环境非自然环境,有可能导致微生物的生长异常。因此,这对于发酵过程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在水产养殖当中,我们如何正确的发酵?
经过发酵的肥、饲料原料都可以尽快被池塘或者鱼虾利用掉,因此,使用正确“发酵”产品,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那么在发酵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1、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合理的发酵方法。比如碳肥(碳源),我们都知道这是水体当中一种重要的元素,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当中,经常缺乏,所以需要经过补充。然而我们在选择一些“长效碳源”(比如:麦麸)时,如果发酵不彻底,那么这些“长效碳源”的大分子进入池塘后,又需要分解,将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并有可能败坏水质。因此,这类发酵比较适合液态发酵,因为这种发酵方法更加彻底。
2、根据保存的时间,选择合理的发酵方法。一般来说,液态发酵,保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特别是夏天温度更高,保存的时间可能更短,因此,我们在发酵需要长时间保存的物质时,可以选择固态发酵,这种发酵,只要密封效果好,保存的时间会比较长。
3、发酵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不同发酵方法,应该采用不同的措施,并注意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特性,按照其特性选择合适的操作。比如,温度,微生物用量…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精准计算。
4、作为饲料使用的原料,一般适应于固态发酵。通过上面我们知道。液态发酵,比较彻底,但是这种发酵方法不适用饲料原料的发酵。因为采用液态发酵的饲料,比较彻底,一旦进入水体当中,一些营养物质或者成分就可以快速流失。如果您是有肥水或者其他目的,这样做可以说的过去。若是你所使用的“发酵料”只满足鱼虾的胃口,液态发酵将会造成浪费,并有可能污染水质。因此,饲料原料,一般都是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
四、小结
发酵,由于效果好,又能够降低成本,现在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是,在选择发酵方法上面,我们需要有明确的思路,避免在养殖中有一些弯路!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