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要闻视点  >>  广东举办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示范与培训活动

广东举办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示范与培训活动

更新时间:2021-04-02 09:50:25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



feng1.png


3月31日,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举办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示范与培训活动,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谢骏和碧沃丰生物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范德朋现场分享、交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和技术,近百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养殖生产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liujianghua.png

▲ 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胜敏讲话


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胜敏作开班动员讲话,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部署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要求安排,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党史、强信念、明事理、干实事,围绕渔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职责,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举办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示范与培训活动,为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办实事”。长期以来,广东传统池塘养殖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和技术,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改善养殖环境,通过治水倒逼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全省渔业技术推广队伍要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和技术推广到田间塘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 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符云主持培训活动.png

▲ 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符云主持培训活动


▲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谢骏做主题分享.png

▲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谢骏做主题分享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谢骏现场分享了目前最常见的十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包括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渔稻共作处理模式、温室鱼菜共生处理模式、“一池一渠”简易处理模式、池塘养殖底排污尾水处理模式、池塘岸基一体化设备尾水处理模式、海水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模式、海水稻渔耦合处理模式、“集装箱+生态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模式。谢骏指出,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密度最大的省份,养殖尾水处理工作压力很大,但实施难度并不大。他呼吁,全省各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者要重视起来,有序推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标准的建立,促进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模式的落地,实现广东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 碧沃丰生物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范德朋做主题分享.png

▲ 碧沃丰生物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范德朋做主题分享


碧沃丰生物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范德朋分享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并现场为参会人员释疑解惑。


▲ 参观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png

▲ 参观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


▲ 现场观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png

▲ 现场观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 观摩鱼菜共生养殖模式.png

▲ 观摩鱼菜共生养殖模式


▲ 参观罗非鱼种苗场.png

▲ 参观罗非鱼种苗场


当天,各地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养殖生产单位代表还参观了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现场观摩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鱼菜共生养殖模式、罗非鱼种苗场等,并前往广州南沙区现代渔业产业园及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 合影.png

▲ 合影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