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鱼出血病用什么药治疗?
更新时间:2021-06-18 13:20:02 来源/作者:阿彬爱养殖
白鲢鱼"出血病"主要是一种由细菌引发的鱼类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白鲢感染出血病后,常出现口腔,鳃部,鳍条和鱼体有充(出)血症状,鳃丝肿胀,肌肉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腹腔有积水,肠壁充血的症状。
事实上,由细菌引发的鱼类出血病,不只是感染白鲢。其它的淡水鱼类,如鳙鱼,草鱼,青鱼,鲤鱼等也易感染。并且在实际情况中,诱发鱼类发生出血病的,不仅仅只是细菌,有时候往往也伴随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因此往往该病发病较为迅速,死亡率也极高,治疗也较为困难。
治疗鱼类的出血病,一般采用内外兼施的方法较好。即外用消毒杀菌药物,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或者辅以对水体进行杀病毒,杀寄生虫等处理。内服一些消炎抗菌的药物等。
外用药物可选用
①生石灰,每亩/m,用量20~30kg,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②漂白粉,每亩/m,用量700g,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③10%的聚维酮碘溶液,每亩/m,500ml,全池均匀泼洒,连用两次。
④二溴海因,每亩/m,用量200g,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寄生虫感染严重,在使用上述方法(药物)前,还应提前1~2天,对全池进行杀虫处理。
内服可选用。
①将占投喂饲料量1%~1.5%的大黄粉或三黄粉或大蒜素粉,配合饲料制成药饵投喂。
②每100gkg饲料中,加入5g聚维碘酮溶液的比例,制成药饵投喂。连续饲喂10~20天。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养的条件下,鲢鱼的抢食欲,可能没有"吃食性"鱼类那么强。因此,如果是单纯性的鲢鱼感染出血病,那么应先投喂其它饲料后,再投喂拌有药饵的粉状饲料。
当然了,在养鱼生产中,鱼类一旦发病,特别是像出血病这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治疗就较为困难。因此往往会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日常生产中,我们要重点预防鱼病,特别是像这种难以治疗的疾病的发生。
预防鱼类发生出血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年底彻底的清塘清淤,并做好消毒工作。
②投放的鱼苗,要优质无病,投放时要对鱼苗进行浸泡消毒。
③放养密度要合理恰当。
④定期对鱼塘水体,食台,要使用的网、器具等进行消毒。特别是鱼病高发季节,更应加强对水体的消毒工作。
⑤合理科学的饲管,并保证饲料优质,无毒无害等。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