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的免疫系统,有什么秘密?这几点,多少虾农都不了解!
更新时间:2021-06-21 14:02:05 来源/作者:一号水产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产物种之一。但,近些年它受到了来自细菌和病毒的影响,对虾农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养虾业是否可持续,取决于能否在养殖过程中,控制病原体,预防其疾病爆发。
在预防疾病过程当中,免疫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南美白对虾在受精时,它的免疫系统就开始被激活。免疫系统不仅可以通过遗传到下一代,还可以通过添加免疫刺激剂来改善。
一、刺激虾的免疫系统,需要从“娃娃”做起
推动免疫系统,通过基因组被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选择,可以有效防止和控制虾类爆发疾病。有专家表示:虽然虾类的免疫系统是天生的,但从幼体阶段开始的训练也能提高它们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尽管虾的免疫记忆不完整,但在小的阶段中,虾的免疫记忆仍然可以很好地工作。
胚胎的形成是保护虾不受病菌侵袭和伤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免疫基因的刺激是通过RNA的传递或从母虾那里获得的,而不是依赖于外部因素。虾的孵化期通常是底栖期,在它们孵化后,依靠水流漂浮。这表明,如果早期启动免疫系统,可以加快虾苗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
受精卵受精后3小时,免疫系统就开始工作了。这是一个证据,证明虾在早期就能产生免疫反应。许多与抗氧化剂有关的分子也在这个阶段产生,它们也调节细胞的生长。由于胚胎可以在孵化前产生潜在的反应,因此可以对这些反应进行被动调节,以产生对虾苗的免疫能力。
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免疫反应并不容易,因为肌肉注射或投放药物增强免疫系统都是不可能的。同时,不适当的药物剂量对免疫刺激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添加药物,才能够增强幼体的免疫系统,但在早期添加一些药物,确实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免疫刺激方法。
早期阶段的虾
二、使虾的免疫力达到最大
在南美白对虾的一生当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免疫保护机制。一些是从母虾当中继承下来的机制,但大多数虾的免疫反应机制是细胞吞噬活动、体液防御和外壳,来实现对病原体的预防。
无论南美白对虾的免疫能力是强、还是弱,都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但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将对疾病爆发的程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最佳方法是:添加免疫刺激剂,如:大蒜、酵母...并将免疫基因连接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同时,南美白对虾通常主要在白天喂料,喂料的频率通常每天2到4次,即使是在高度度的养虾场,也是采用这种粗略喂养方法,不太注意虾的喂养方式和生理过程。其实,虾是一种24小时不间断摄食食物的动物,而且它们更喜欢夜间活动,所以消化酶在这个时候更活跃,饲料转换率更好。许多研究表明,每天多几次喂料,每一次减少饲料的数量,比传统的喂养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在很多地方,大多数养殖户通常对喂料的方式不感兴趣。坚持传统喂料方法,且不知道时间或频率对虾的消化和生长是非常重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喂养频率将出现改变,并带来更积极的效果。
三、添加免疫刺激剂,提高虾的免疫系统
1、大蒜素
大蒜长期以来不仅是一种香料,而且是一种治疗人类和动物的药物。大蒜素是一种大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性,可以抑制一些细菌的合成过程,从而抑制或杀死病原体。特别是在加入大蒜的时候,会增强虾的免疫反应,使虾不容易患病病。有研究表明:每1kg饲料,可以配合2毫升大蒜素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虾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增强对虾的抵抗力,保护虾的肠道。
2、肠道益生菌
这是一种有用的微生物,可以改变对虾肠道的微生物群落。在生物学上,它们会分泌天然抗生素。由于乳铁蛋白本质上是一种活性蛋白质,溶菌酶增强了免疫反应或细菌素的活性,这是一种天然的广谱杀菌剂。虾鱼会把这些益生菌视为病原体,并将其同步传播,使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处于战斗状态。当病原体真正进入时,已经激活的免疫系统就会更有效地工作。
3、有机酸
有机酸是一种化学化合物,含有碳羧基,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或者通过厌氧微生物群落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形成。当这些有机酸进入虾肠道时,会使有益的微生物生长并阻止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间接刺激了虾体免疫系统的活动。有研究表明,有机酸与草药和益生菌的结合,将增强免疫激活蛋白,并恢复有效恢复病原体对虾的损害。
4、β-葡聚糖
β-葡聚糖是从酵母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的。它被称为一种生物补充剂,因为它能刺激免疫反应。在虾体内添加β-葡聚糖将激活巨噬细胞的反应,增强物质的刺激作用,并动员力量对抗外来生物。此外,还可刺激消化,降低饲料和肠道疾病的转化率。
5、核苷酸
改善免疫系统是核苷酸最突出的生理功能之一。核苷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提高透明细胞的能力,增加抗体和骨髓细胞的产生,促进免疫蛋白的产生,激活免疫细胞。当虾处在流行病或气候变化面临强大的压力时,改善免疫系统的效果,是特别明显的。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