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季即黑鳃、黄鳃多发期!如何正确有效治疗?
更新时间:2021-06-29 14:43:25 来源/作者:水产门户网
黑鳃、黄鳃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每年高温多雨季节最为严重。在养殖中,虾鳃是虾发病时的一个重要的指示性器官,许多病原都会导致对虾发生鳃病,这是因为鳃部是虾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器官,其防御能力又较弱,所以当感染病原时,鳃部首先受到危害而出现症状。一般而言,当虾塘水体中含重金属、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过高时,鳃病较易出现,或者水体pH值长期低于6.5或高于9.2时也会导致鳃病。当鳃病严重时,继而会出现慢料、游塘、死虾等现象。尤其40天以上的中、大虾,直接影响白对虾的上市销售,致使养殖收益大幅度降低。但黑鳃与黄鳃也有所不同:
【黑鳃】
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由于底部的排泄物及残饵积累过多,底部易形成低氧环境。由于虾类是底栖生物,主要靠鳃部呼吸,容易把大量的有害物质吸入鳃部,时间久了,积累过多,形成黑鳃。若不及时处理水质,很容易就转变成细菌性的黑鳃,甚至进一步形成烂鳃病。另外,黑鳃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营养不足、微量无素缺乏,这与长期投喂单一饲料、前期肥水不利有关。一般说的营养不仅是指饵料中的营养,还包括底质可用营养,水质中可吸收的营养,所以说“养虾先养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黄鳃】
黄鳃,可分为细菌性黄鳃和纤毛虫感染黄鳃。发生细菌性黄鳃主要还是水质与底质的恶化,造成养殖动物处于低氧状态,厌氧细菌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从而造成虾类的免疫力降低,引起细菌感染。同时,黄鳃也是烂鳃的前兆。而纤毛虫导致的黄鳃,底质恶化、有机物增多、水环境破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如果对虾活力下降,那就很快感染上纤毛虫病。
【防治】
对虾患鳃病后,直接造成的是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生长缓慢,严重的还会出现因无法吸收营养物质造成的棉花虾,甚至中毒、缺氧偷死的情况。那么养殖户要如何做好防治措施?
一,水质处理方面。增加开启增氧机的时间,以提高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因为对虾鳃部有病变,易引起虾体缺氧,当遇到不良天气时,导致大量死亡;同时,注意保持PH值稳定,经常监测PH值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水质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判断水质溶氧情况。补充碳源,如使用小苏打、控藻控菌,如使用微生物制剂;注重氧化清洁底部环境,如使用过硫,建议养殖中期10天改底一次,后期7天改底一次。改善养殖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对虾造成的直接影响。
二,抑菌和纤毛虫方面。保持良好水质是基础,如发生少量的纤毛虫感染是可以不用药物杀的,只要改良水质、底部,促进对虾脱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如纤毛虫感染严重,虾的活力下降,那么就应该用没有刺激性的植物提取物进行控制。必须切记,不能使用沸石粉泼洒池水,否则会刺激鳃部,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大量死亡。建议清除塘底污泥并彻底消毒,投料要适量,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残饵沉积于塘底而造成水质污染。
三,消毒用药方面。建议使用福蛙牌鳃毒净,不仅可用于水产养殖场等的器具消毒、喷雾消毒;也可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特别在对虾养殖中黄黑鳃及病毒治疗效果显著。福蛙牌鳃毒净含有生物抗菌肽,渗透剂,能主动吸引捕捉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溶解破坏细胞壁、胞膜、病毒囊膜,灭活蛋白质和核酸,杀死病原微生物。虾类黄黑鳃时,适当降低水位,加强增氧,每立方米水体用0.10-0.15毫升福蛙牌鳃毒净、隔天用一次,全池均匀泼洒,连用2-3次,可主治黄黑鳃;雾天、温差大、添换新水等环境突变,每立方米水体用福蛙牌鳃毒净0.06-0.08毫升全池泼洒,每7天用一次,也可有效兼顾防治因病毒引起红体、白斑、黑头、游塘、花肝、桃拉等疾病。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