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鱼没吃饱,产量不好:4条经验判断鱼有没有吃饱!

鱼没吃饱,产量不好:4条经验判断鱼有没有吃饱!

更新时间:2021-09-02 10:52:06       来源/作者:阿彬爱养殖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养鱼也一样,吃没吃饱,吃没吃好,关乎产量问题。所以老鱼农经常说,"养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鱼没吃饱,产量不高"。


微信图片_20210902104932.jpg


为此,我曾走访很多养鱼人,向他们请教这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也向水产科技人员咨询学习过,最后,根据学习、请教、咨询的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用来判断鱼有没有吃饱,供大家参考讨论。


第一,根据鱼的进食时间长短来判断。

这是最主要的判断方法。一般,我们喂鱼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最好搭建一个食台,这样有利于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和生长情况。不能今天在这里投喂,明天又在那里投喂。投喂饲料后,观察鱼是否在2个小时内将饲料吃完,如果不到2小时就吃完了,说明鱼还没有吃饱。如果2小时时饲料还剩很多,说明鱼吃饱了,甚至有的鱼已经吃撑了。还有一种情况,投喂的饲料量是相同的,鱼没有吃完,有大量剩料,也有可能是鱼生病了。


微信图片_20210902104939.jpg


第二,根据鱼吃食后的行为来判断。

如果鱼没有吃饱,也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在水面频繁游动,不会沉入水里,在食台附近不愿离去等。


这里说明一点,鱼是生物,我们投喂了、花时间去养殖了,它肯定是要生长的。虽然鱼天天在生长,我们可能看不出来,但是隔一周或两周去看,生长情况就明显能观察到了。如果我们这几天投喂的饲料鱼刚好吃饱,但是一周后它就会长大,就需要更多的饲料了,就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这时候再用一周前的投喂量肯定是不够了。


微信图片_20210902104945.jpg


第三,根据某些鱼的活动来判断。

比如鲤鱼,它习惯钻土找食吃。如果没有吃饱,它会到池底的泥里找小虫、小虾吃,就会翻起底泥,造成水体浑浊。如果总是发现鱼塘里一小块一小块的冒出浑水,那可能就是鲤鱼没有吃饱了,在塘底"翻箱倒柜"找食吃呢。


第四,根据鱼的大小规格来判断。

如果是同一种鱼,养殖一段时间后大小差别很大,个头小的鱼体色不鲜亮,活动力不强,"面黄肌瘦",那可能是没有吃饱。因为同品种的鱼也有抢食强弱的问题,抢食强的鱼吃得多,长得就快,然后抢食就更凶,抢食弱的鱼吃食少,生长慢。如此循环,大的越大、小的越小。


微信图片_20210902104952.jpg


以上就是对鱼有没有吃饱的判断经验,有没有科学性,具不具备参考价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尝试一下。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为了让鱼吃饱就不管不顾地大量投喂。


现在正值夏天,大量投喂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902104958.jpg

一是加速水质恶化。本来高温天气就容易出现坏水,如果鱼塘里再堆积了大量剩余饵料,底质恶化的问题就在所难免了。水质和底质有问题,用药量就会增加,这对于水质和鱼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影响的。在这段时间里,任何一个有可能影响到养鱼的小问题都要注意。

二是过量投喂会带来肠炎病。肠炎病最大的问题就是过量投喂和食物不清洁。有的朋友在食物清洁方面可能会有防范,但却忽略了投喂量的问题,为了利用好夏季黄金投喂期而大量投喂,造成鱼病问题显然是不值得的。


微信图片_20210902105004.jpg


三是鱼过量进食可能会有营养过剩疾病。比如脂肪肝就是过量摄食引起的。鱼的肝胆具有解毒、助消化等重要作用,不能不重视。


所以,我们既要让鱼吃饱,使它们正常生长,又不能投喂过多,造成"拔苗助长"的伤害。在养殖前,最好做一个饲料计划,鱼养到什么重量出售,一年喂多少料,青饲料和配合饲料的比例是多少,不同生长阶段用什么样的饲料,每天投喂多少,长到什么阶段又投喂多少等,总体上有个把握。然后在具体养殖中,仔细观察、勤做记录,把主动优势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出现问题才不会慌。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