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溶氧的重要性,你都了解吗?
更新时间:2021-09-10 16:00:00 来源/作者:水产门户网
水生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缺氧可使其浮头并致死。因此溶氧是水生动物的生命元素之一。
01 养殖水体溶氧要求
一般来说,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应保持4 mg/L以上。若溶氧低轻则使生长变慢,易发疾病,重则浮头死亡;而溶氧过高又会引起鱼气泡病。
02 溶解氧的来源
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池塘换水、空气溶解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这三种来源中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主要来源,其次为空气溶解的氧。有资料表明,在晴天无增氧的精养池塘中,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占池塘一昼夜产生的氧气总量的90%,而空气溶解的氧仅占10%。
在光照很好的白天,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常使上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此时即使开动增氧机也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体之中。此时开动增氧机的作用是使上下水层的溶解氧进行调和。白天池塘底层溶解氧较低、上层水体的溶解氧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而通常处于过饱和状态。这样,在白天的下午适当开1~3小时的增氧机使上下水层的溶解氧进行调和是非常必要的,而在太阳下山后的傍晚为了避免便水中的氧气溢出切忌开动增氧机。
(1)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的大小受光照的强度、水温的高低的影响变化。
在一天之中,晴天光照很好,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强,产生的氧气就很多,通常使表层水体溶解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在中午1~2点时溶解氧的含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水体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难以溶解于水体之中。到了夜间,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池塘水体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空气在水中的溶解氧。此时,水体对氧气的消耗大于溶解氧的产生量,水体溶解氧逐渐降低,到早晨的5~6点为最小值。晴天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大于阴天。对于换水对池塘水体的溶解氧的增加只有在进入池塘的新水的溶解氧大于目标池塘水体溶解氧时才成为可能。
(2)空气中氧气在水中溶解量的大小主要受空气和水体的流动、水温、盐度、大气压等影响而变化。
主要表现为:
1)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2)随着盐度的增加呈指数的下降;
3)大气压降低,溶解氧减少;
4)水体流动性增加溶解氧增加;
5)空气流动性增加水中溶解氧增加。
03 导致溶氧不足的原因
(1)温度: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养殖密度: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3)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
(5)天气因素的作用:天气阴雨、或气压低,无风等情况下,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的失衡,导致水体缺氧。
04 鱼虾蟹缺氧时的反应
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燥不安,鱼会浮头,虾会趋边,蟹会上岸,呼吸加快,少摄食或停止摄食;重度缺氧时,会导致鱼虾蟹的死亡,造成损失。如池塘中水长期处于溶氧不足状态下,所养水生动物生长会停止。
05 怎样增氧
最好的最方便的办法是注入新水,有条件的可使用增氧机增氧。条件不具备或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增氧剂,使用增氧剂增氧对水体底层可起到增氧作用,同时也可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