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也会得癌症吗?
更新时间:2022-02-24 11:00:00 来源/作者: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答案是肯定的!
任何多细胞生物都可能患上癌症!
癌症是自体细胞在宿主体内不受控制的增殖和扩散,影响着地球上从浮游生物到大象的所有形式的多细胞生物。这种疾病可能是这种生命形式固有的,因为它是DNA累积突变的最终结果(尽管相对罕见),而且所有现代形式的多细胞生物都是以DNA为基础的。
DNA复制保真度固有的生物学局限性使得突变的发生不可避免地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在没有化学物质、病毒和辐射等主要诱变剂的情况下,仅仅由于偶然因素,癌症的发生仍然会有一个基线数量,而且如果时间足够长,任何多细胞生物最终都会患上癌症。
这些论述意味着年老时癌症发病率增加,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发达国家的居民和他们的宠物中发病率更高,因为更好的卫生条件、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的医疗和兽医护理都能延长寿命。
相反,癌症在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和养殖动物中并不常见,因为他们的寿命一般较短。同样,癌症在野生动物中也相对罕见,因为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捕食缩短了它们的寿命。令人惊讶的是,在脊椎动物中,一些野生鱼类的癌症发病率最高。这引发了一种假设,即化学污染可能是致病因素。
图1 鳞状细胞癌
鱼类癌症的相关研究
通常认为,逆转录病毒,最重要的是鸡的Rous肉瘤病毒,通过揭示致癌基因的作用,为现代理解癌症的分子发病机理提供了基本概念。鲜为人知的是,大约在Peyton Rous博士进行开创性实验来研究鸡的肿瘤的非细胞传播的同时,致癌基因的概念是在1928年通过杂交剑尾鱼属中不同种类的墨西哥小型观赏鱼而提出的。
最近的研究表明,鳟鱼肝细胞癌是由天然毒素、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从而再次有助于建立主要的现代范例,并成为最早的癌症动物模型之一。鱼类病原体也有助于完善有关逆转录病毒的研究。大眼鰤鲈鱼真皮肿瘤(WDS)是由逆转录病毒(WDSV)引起的大眼鰤鲈鱼(Stizostedion vitreum)的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已经产生了新型的逆转录病毒,即ε逆转录病毒。除了由于猫肉瘤病毒引起的罕见的幼猫多中心纤维肉瘤之外,WDS是唯一一种由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C型致癌病毒(例如α和δ逆转录病毒)引起的肉瘤。
图2 大眼鰤鲈鱼真皮肿瘤
鱼类癌症的本质
作为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鱼类患癌症的时间比任何脊椎动物都要长。因此,似乎有理由认为,鱼类可能比更“复杂”的和近代的脊椎动物进化出了更多的在癌症中生存的策略。相反,癌细胞可能更好地适应了它们宿主多样化的生态位。
鱼类肿瘤表现出介于恶性和常态之间的中间形式。例如,大眼鰤鲈鱼真皮肿瘤(WDS)的命名是基于肿瘤细胞的间变性外观,这一特征通常与哺乳动物的恶性肿瘤有关。然而,这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显然是良性的。在自然界中,虽然肿瘤是多中心的,但它们通常局限于真皮;它们起源于真皮内鳞状扁平的单细胞膜。WDS在秋季出现,到了春季,所有受影响的鱼类身上就会消退。
然而,尽管有这种良性的行为,接种肿瘤细胞的大眼鰤鲈鱼种苗会迅速长出肿瘤,侵入邻近组织并杀死宿主。此外,肿瘤生长和侵袭大眼鰤鲈鱼种苗的速度取决于水温。
参考资料:
《SystemicPathology of Fish: a text and atlas of normal tissues in teleosts and theirresponses in disease, Second Edition》,Edited by Hugh W. Ferguson et al.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