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斜管虫病的防治

斜管虫病的防治

更新时间:2022-05-06 00:00:00       来源/作者: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鲤斜管虫和十六线斜管虫是淡水鱼类斜管虫病的两种病原体,常见的为鲤斜管虫。鲤斜管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鳃、鳍、体表缝隙中,属于纤毛虫门。斜管虫病是低温季节时常爆发的流行病,是鱼苗、鱼种的大敌,如果预防、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大面积的死亡。


微信图片_20220510134948.png


1 生活习性


斜管虫一般生活在粪便、污水、淤泥等腐殖质丰富的水域。适宜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8~18℃,最适繁殖水温为 5~12℃。当水温低到 2℃时也能繁殖;在水质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28℃时也能大量繁殖。


斜管虫既可以无性繁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繁殖速度极快,另外斜管虫离开鱼体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存活1-2天,并可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产生胞囊,换水后又复苏,这种生活习性也给此病的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微信图片_20220510135005.png

微信图片_20220510134954.png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鱼鳃部斜管虫


2 斜管虫病症状


斜管虫病主要危害淡水鱼鱼苗和鱼种,在鱼种培育池塘和小面积的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最为敏感,也易导致大量死亡。当斜管虫少量寄生时,一般对寄主危害不大。


在水温较低时,斜管虫在鱼鳃部缓慢繁殖,虫体活力也不强,并不表现出症状;随着水温上升,斜管虫大量繁殖,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鳃和皮肤大量分泌黏液,以鳃和皮肤上的黏液作营养。使鱼呼吸困难,病鱼浮于水面,大量慢游或侧卧池底,鱼体瘦弱发黑,鱼体有水霉症状,对外界刺激反应慢,鱼游动迟钝,甚至可以被轻松捞出。


主要是斜管虫自身能分泌一种有毒物质,毒害其他生物,若大量繁殖并集群,则会造成整个或局部养殖池水体缺氧。如果打开病鱼鳃盖,看到鳃有一层白膜,镜检发现大量斜管虫。鱼体发炎、发红、发黑,鱼很快死亡。


微信图片_20220510135012.png

微信图片_20220510135016.png

被大量侵染的鱼鳃和显微镜下的斜管虫


3 斜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斜管虫病为低温性寄生虫病,大多文献资料认为此病多发生在春秋季,斜管虫最适宜的繁殖的水温为12~18℃,20℃以上不易发生。每年3-5月份和10-12月份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夏秋两季比较少见。


然而近几年的报道中水温在20℃以上时发病的案例逐渐增多,吴静等研究不同温度对鲤斜管虫种群密度的影响,发现22℃时虫体的繁殖速度并没有比18℃时减慢,认为22℃时鲤斜管虫生长繁殖良好。所以在夏秋季节斜管虫也可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水质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时,其危害性更不可忽视。


微信图片_20220510135020.png

感染斜管虫的草鱼鱼苗


4 斜管虫病的防治方法


斜管虫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鱼病学家的重视,其防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仍没有一种绿色环保的特效渔药,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预防非常重要,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放苗前10d用生石灰100kg/亩全池泼洒或者漂白粉(20g/m3)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底泥中的病原;

(2)鱼种入塘前用2%-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或8-10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30min或者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min;

(3)低温季节内服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的自身抵抗力,同时加强养殖管理,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抑制水体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

(5)经常泼洒微生物制剂、水质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以翻动底层水;

(6)越冬前 1 个月左右,用复方硫酸锌粉、硫酸铜等杀灭鱼体上和水体中的寄生虫,次日用二氧化氯、解毒净水宁全池泼洒。第 5 天,用高效生物粒肥和过磷酸钙 15 kg/亩混合后加水拌匀,完全溶解后在晴天中午贴近水面全池泼洒。


5 斜管虫病的治疗方法


斜管虫病的发生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一定要改善水质,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疾病控制后,要视情况进行肥水,可用高效生物粒肥和过磷酸钙15kg/亩进行处理(参照疾病预防)。

方法一:药浴,鱼种或亲鱼如发现有病原体,用8mg/L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约 30min;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 10-20℃时浸洗 20-30 min,水温 20-25℃时浸洗 15-20 min,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 min。

方法二:用0.7mg/L的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第2天可用葡萄糖200g、水产用VC全池泼洒,以增强鱼体质。考虑鱼苗体质较弱,抗药性差,用 0.35-0.4 mg/L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两天。

方法三:用“中水斜管灭”2-3 天可使虫体脱落,同时可以配合中水三黄散、维生素C、E等内服以提高鱼的免疫力和成活率(在特种鱼类上使用广泛)。

方法四:每100m2水体用4-5千克苦楝树叶煎汁全池泼洒。



参考文献:

[1]姚春凤.斜管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方法[J].当代水产,2014,39(09):67-68.

[2]宋萍.斜管虫病的防治[J].科学养鱼,2012(01):91.

[3]潘冬霞,王锐.草鱼斜管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J].渔业致富指南,2013(03):65-66.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