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用药减量  >>  饲料鳜简易温棚秋冬季养殖试验

饲料鳜简易温棚秋冬季养殖试验

更新时间:2023-05-12 00:00:00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鳜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鱼类,其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开口即需要活鱼、虾为饵料,并终身以活鱼虾为食。近年来,鳜鱼人工饲料化养殖相关研究取得较大的突破,但主要集中在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研究上,未见饲料鳜温棚养殖的报道。2022年9月-2023年1月,笔者利用对虾养殖简易温棚开展饲料鳜秋冬季养殖技术探索,获得了显著成效,为鳜鱼饲料化池塘养殖提供了新的高效的方法。


640.jpg




 材料与方法



1. 养殖池塘的准备

      鳜鱼养殖试验池塘位于珠海斗门区白蕉镇,是原有的对虾养殖池塘,面积约5亩,长67m、宽50m、水深2.5m;养殖鱼塘进水前,进行池塘平整、暴晒,每亩喷洒石灰100kg进行全池消毒,并用围网(网目0.5cm)按2:1:2比例将鱼塘分割成3格(以此为左格、中格和右格),在中格挂置10m×10×2m的网池(网目0.5cm)和搭建投料台;养殖池塘配备3台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水车式增氧机,并在投料区安装1台纯氧转化水泵(1.1kW);在鳜鱼苗放养前7天,养殖池塘进满水后,每m³水体用20mg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在鱼苗放养前3天,对水体进行曝气、解毒和培水,等待放养鳜鱼苗。

2. 鱼苗选择与放养

      2022年9月15日将规格9~10cm,平均60尾/kg的鳜鱼苗30500尾投苗入网池,鳜鱼苗是由珠海市大粤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提供的自行驯化、转食完全、体质健壮的翘嘴鳜,经抽样检测,未携带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鳜蛙虹彩病毒(MRV)、鳜弹状病毒(SCRV)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

3. 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养殖用水主要采用一次性进满水,之后视情况补充新水,养殖过程每周适量补充2~3次微生物发酵物以维持水中菌、藻的正常生长。养殖过程中水温在23.5℃~28.5℃,水体pH值在7.8~8.5,养殖前期每天开启纯氧转化水泵6~8小时,中后期18~24小时。每天及时关注水体溶解氧变化情况,保持溶解氧在5mg/L以上;每周定时检测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持氨氮≤ 0.6mg/L、亚硝酸盐≤ 0.2mg/L。

(2)投饲管理

       放苗后当天傍晚开始投喂,10天后将鱼苗从网池中放出,进入第一网格(中格)中进行投喂;再经过20天养殖后,去除左边拦网,扩大空间继续养殖1个月;最后去除右边拦网,实现全塘养殖。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投喂点不变。

      ①饲料选择。选购鳜鱼专用人工配合膨化饲料,饲料长条形,营养全面,诱食好,易消化;②饲料大小。随着鳜鱼的生长,适时调整适口的饲料粒径;③投饲量。投饲量主要受溶解氧、水温等指标的影响,由于温棚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摄食、生长水温,一般日投饲量为鳜鱼总体重的2%~3%,根据鱼种规格,适当调整投饵率,以不浪费为原则,抢食鱼群散去2/3时,即停止投饲;④投饲方法。每天投饲2次,在上午6点和下午6点进行,投喂时,根据抢食鱼数量和抢食速度来确定每次投饲量和频率,每次投饲量以10~20s抢食完为准,抢食完即进行下次投喂。

4. 鱼病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①饲料新鲜,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以防变质;②每周投喂拌有肠立健、肝立健(中药制剂)和多维产品的配合饲料2~3餐;③日常观察鳜鱼活动和摄食状态,不定期镜检,若发现有寄生虫及时处理。


 结果



      经过4个半月130多天的养殖,2023年1月31日饲料鳜鱼全部出售,总产量15181kg,平均规格0.55kg/尾,养殖成活率90.5%,共投喂饲料831包,包产18.3kg(饵料系数1.09);销售价格58.4元/kg,总收入886570.4元,总支出(包括种苗、饲料、动保、电费以及租金、温棚等)507045.4元,综合养殖成本33.4元/kg,实现盈利379525元,每亩利润75905元。


 小结



      饲料鳜简易温棚秋冬季养殖试验取得高效养殖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主要得益于放养完全驯化的、规格整齐的苗种,鳜鱼苗饲料摄食率较高,极大减少了苗种之间因残食或伤残造成的死亡现象;二是采用分隔养殖、定点投喂的方式,有利于鳜鱼集中摄食,减少闭口现象的发生;三是注重水质管理,保持藻相、菌相平衡,为鳜鱼生长提供优良环境,极大减少病害的发生;四是采用温棚养殖,极大降低了秋冬季低温的影响,为鳜鱼摄食、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水温,从而缩短了养殖周期。

     但温棚养殖需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温棚薄膜覆盖时间不宜过早,避免前期温棚水温过高,增加养殖管理难度,另一方面科学考虑放苗和上市时间,减少鳜鱼在3-4月可能因高温性提前成熟造成的影响。


文|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盘润洪 骆明飞 

广东珠海市大粤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张明辉 李江华 李光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苏超凡

文章摘自 2023年第1期《海洋与渔业》杂志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