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金枪鱼“离水即死”难题,首例金枪鱼活体展示将亮相中国水产种博会
更新时间:2023-11-02 00:00:00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这是国内首例金枪鱼活体展,标志着我国金枪鱼养殖技术取得一次重大突破。
据了解,此次亮相的黄鳍金枪鱼,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基地养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马振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经过多年研究,团队已攻克金枪鱼“离水即死”难题,目前可实现12小时内运输成活率达到95.3%,海-陆转运成活率大于98.3%。
“本次展示的是幼体的黄鳍金枪鱼活体,体长大概20-50公分。”马振华透露,该批幼体将于11月中旬先从海南实验基地运往位于深圳的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经驯化一段时间,在水产种博会开展前,再运往活动现场——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
金枪鱼是人类顶级蛋白源,作为深远海养殖的一个优选品种,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展了金枪鱼人工养殖的试验,并取得一定进展。马振华介绍,现阶段,国外金枪鱼人工繁育技术已有所突破,但由于人工繁育成本高、效率低,目前主要养殖的大型金枪鱼的苗种仍旧依靠野生采捕。因此,攻克相关研究难题,意义重大。
马振华表示,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展的深水网箱金枪鱼全周期养殖试验,是我国首次在外海养殖区开展黄鳍金枪鱼网箱养殖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涵盖了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工船)全周期发育生物学、摄食行为及运动行为、营养需求、病害防控等。
“通过研究,我们掌握了黄鳍金枪鱼全周期养殖生物学特征,成功开发金枪鱼人工养殖专用饲料,并构建合理的投喂管理模式,完成金枪鱼人工养殖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构建,养成亲鱼50-100尾。”马振华说到。
据悉,目前团队探索金枪鱼人工繁育技术项目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突破,黄鳍金枪鱼驯化成功率达到75.83%,为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蓝色粮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