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对虾游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虾游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更新时间:2024-06-15 00:00:00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对虾游塘在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是对虾在水体上层甚至表层群游、漫游、缓游等异常活动的现象。南美白对虾有夜出昼伏的生活习性,白天一般都静伏在虾塘底部,晚上活动频繁。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白天对虾游塘的异常活动现象,应分析引起对虾游塘的具体原因,及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

环境变化引起的游塘

当出现暴雨、高温、低压、台风等恶劣天气,藻类大量死亡,池水突然变清或虾塘浮游生物种群发生变化,水质恶化。

处理方法:① 保持虾塘水位足够高,减轻因天气变化引起的水质变化程度。② 在天气急剧变化期间,全塘泼洒VC或其他抗应激物质,减轻虾的应激反应。③ 遇到藻相变动,可泼洒有机酸解毒后使用活菌调节水质,平衡池塘藻相菌相。

缺氧引起的游塘

在养殖过程中,当水体溶解氧不足时,对虾便会成群结队的浮游到溶氧较多的水面呼吸氧气,此现象为缺氧性游塘。缺氧造成的游塘现象出现在各养殖阶段,这是由于池塘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池水恶化、水色发绿、发红或变黑,在傍晚下雷阵雨极易发生浮头现象。游池大多发生在凌晨,有时也会在上半夜开始甚至发生在白天,可根据水质情况,天气情况而得以确诊。

处理方法:① 打开增氧机增氧。② 抛洒增氧剂。③ 向池内注入新鲜水,并泼洒VC或其他抗应激物质,减轻虾的应激反应。

水质恶化引起的游塘

夏季高温天气,残饵、粪便分解造成池水亚硝酸盐、氨氮含量升高,对虾骚动不安,出现游塘现象。

处理方法:① 开启增氧机,保持溶氧充足。② 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排换水和调水,改善水质,增强藻类净化能力。③ 施用降解型或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根据水质情况施用活菌制剂,去除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pH值不适应引起的游塘

当pH大于9或小于7时,不仅会抑制对虾生长,还会引起对虾不适,出现游塘现象。常见因pH值不适应引起的游塘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一般是缺氧、pH值低、底差所致。②中午时间段游塘:一般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③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一般是pH值高,氨氮中毒所致。温度越高,pH值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导致生理性缺氧,虾急躁不安就容易游塘。过了这个时候,虾就安静下来。④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多,虾急躁不安,狂游,一般是pH值低,虾脱不了壳而游塘。

处理方法:① pH值偏高:适当引入“老水”;降低pH值;培水,稳定pH。② pH值偏低:适量换水;少量多次施用生石灰;肥塘培藻,稳定水体pH值。

底质恶化引起的游塘

在高密度养虾池养殖中后期,特别是连年养虾又未能彻底清淤的老化虾池,伴着投饵的增多,虾类残饵、粪便和浮游生物尸体不断聚集于池底,导致底质恶化,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指标浓度超标。对虾为了回避恶劣的底质环境而游到水中上层来。此种游塘无明显的规律性,既有群游也有散游,在水面或水中上层都可能存在,严重时会引起对虾大量死亡。

处理方法:及时使用降解型或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并根据底质情况进行连续改底,后期加料快,应定期改底。

饥饿引起的游塘

由于水体饵料缺乏或投料不够而导致对虾摄食量不足。养殖前期虾苗较小,不能摄食颗粒较大的配合饲料,基本以水中浮游生物为主,尤其在养殖密度大的池塘,饵料生物不能满足对虾的摄食需要;养殖中后期,对虾存塘量和投饵量估算偏差较大,投料不足,不能满足对虾的正常摄食和生长需求,导致对虾因饥饿而游塘。

诊断方法:这类游塘现象具有明显的群游性,沿池边绕池环游。检查对虾肠内食物缺乏,机体没有出现病变,当池边投些饵料,即有许多虾停下进行摄食。

处理方法:① 放苗前肥塘,保证虾苗下塘时有充足的天然饵料;放苗后及时投料。② 当出现饥饿游塘,应增加投饵量。

疾病引起的游塘

对虾发生疾病可引起游塘。病虾在行动上表现为在水面做缓慢的游动或狂游,多单游不成群,人为刺激时反应迟钝, 有时在水面打转或不定向的上下游动, 有时侧卧池边浅水处, 最明显的特征是游塘对虾往往在体表、鳃丝、肝胰脏、肠胃等组织出现各种典型病理特征。此种情况是病虾暴发的前兆,应紧密观察,仔细检查病虾,确诊后对症下药, 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处理方法: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池塘环境;定期使用噬弧菌,减少池塘中病菌数量;施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有益菌群数量;定期使用免疫增强物质拌料,增强对虾抵抗力。

生理性游塘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大潮时,对虾会随着潮汐的变化规律而活动频繁。这种游塘不是很强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习惯性,同时出现集中脱壳现象。此类游塘属于生理性游塘,一般无害,需要注意及时补钙,养殖中后期还应注意增氧,避免出现软壳和蜕壳不遂现象,另外建议此期间不消毒、杀虫、施肥等。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