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发展  >>  广东再添7个国家水产新品种

广东再添7个国家水产新品种

更新时间:2024-11-22 09:25:26       来源/作者:广东农业农村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36号》,公布23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其中广东单位参与培育的7个品种成功入选,包括草鱼“沪苏1号”、翘嘴鳜“华康2号”、凡纳滨对虾“中兴2号”、凡纳滨对虾“海景洲1号”、中华绒鳌蟹“申江1号”、扇贝“橙黄1号”、杂交黄颡鱼“百雄1号”。

927a1cd20a99c5c2b2805b9cf49fd45f.png


草鱼“沪苏1号”

ae6dd614e20bb849e2c322242b1a15ed.png


该品种是以2004年从江苏邗江收集的210尾野生草鱼为基础群体,以体重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草鱼相比7月龄、19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74%和20.16%。适宜在全国水温18-32℃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翘嘴鳜“华康2号”

ce42b2977534d12b66affc904d4a08af.png

该品种是以2014年从黑龙江黑河段收集的641尾野生翘嘴鳜和 2015年育种单位保存的1040尾翘鳜华康1号为基础群体,在投喂配合饲料的条件下,以体重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条件下,与翘嘴鳜“华康1号”相比,6月龄体重提高15.74%。适宜在全国水温22-30℃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凡纳滨对虾“中兴2号”

26cd66a19adea8cea48e16ca05b168cb.png


该品种是以2002年从美国夏威夷引进、经以养殖成活率为目标性状的连续8代家系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和2015年从泰国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为基础群体,以含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主要致病基因的副溶血弧菌抗性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

在相同感染试验条件下,与凡纳滨对虾“中兴1号”相比,7日存活率提高26.33%。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凡纳滨对虾“中兴1号”相比,115日龄养殖成活率提高10.64%、体重相当;与泰国群体相比,115日龄养殖成活率提高15.72%、体重提高12.09%。适宜在全国水温18-35℃和盐度3-42的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凡纳滨对虾“海景洲1号”

e0831d28aee25ce60a347b7c70f27d32.png


该品种是以2014年从凡纳滨对虾美国佛罗里达群体和美国夏威夷群体中分别挑选的400尾和800尾虾作为基础群体以白斑综合征病毒抗性、养殖成活率和体重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结合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与凡纳滨对虾“中兴1号”相比,在相同感染试验条件下,7日存活率提高25.64%;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00日龄养殖成活率提高20.33%、体重提高10.15%。适宜在全国水温18-32℃和盐度2-35的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中华绒鳌蟹“申江1号”

1b2f476e5f16aa4acfb48800878da60f.png


该品种是以2010年和2011年从中华绒螯蟹上海崇明养殖群体中分别挑选的2416只、2800只作为奇数年和偶数年基础群体,以生殖蜕壳时间早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奇、偶年同步选育,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其他中华绒鳌蟹品种相比,90%个体完成生殖蜕壳的时间提早11天、收获体重相当。适宜在全国水温15-30℃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扇贝“橙黄1号”

aa995acc01c51370feb1fbcc6010e137.png


该品种是以墨西哥湾扇贝广东雷州养殖群体和扇贝渤海红”保种群体杂交子一代中挑选的62000枚橙黄壳色扇贝为基础群体,以壳色和壳长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墨西哥湾扇贝相比,5月龄壳长提高14.84%,橙黄壳色个体占比94.20%。适宜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水温8-32℃和盐度23-35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杂交黄颡鱼“百雄1号”

4c960c942543efc575a17d6203bb869a.png


该品种以2013年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黑龙江水系引种的4500尾黄颡鱼为基础群体,经以体重为目标性状的连续4代群体选育、并结合性别控制技术制备的全雌群体(XX)为母本;以2010年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引种的1200尾瓦氏黄颡鱼为基础群体、经以体重为目标性状的连续3代群体选育、并结合性别控制诱导技术制备的超雄群体(YY)为父本,经人工繁殖获得E,即为杂交黄颡鱼“百雄1号”。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杂交黄颡鱼(黄颡鱼子×瓦氏黄颡鱼)相比,12月龄体重提高22.99%,雄性率95.4%以上适宜在全国水温10-32℃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