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更新时间:2025-01-08 12:06:24 来源/作者: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院
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状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效果,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主要推广的水产养殖技术
(一)高效养殖技术
1.池塘循环水养殖
池塘循环水养殖需科学设计池塘水循环系统,确保水体在池塘内充分流动,避免水体局部富营养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水质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如溶解氧、氨氮、pH 值等,及时调整水质,保障养殖环境的健康。最后利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技术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浓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生物滤池技术
生物滤池技术通过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水体中有害物质含量,改善养殖环境。具体应用包括:选择合适的滤料,如砂石、活性炭等,构建生物滤池,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投放有益微生物,建立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定期清洗滤池,更换滤料,保持滤池的高效运行,确保水质长期稳定。
(二)饲料技术
1.配合饲料
通过科学配方,满足不同水产养殖生物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首先,根据不同养殖生物的生长特点,进行营养需求分析,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其次,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如挤压、膨化等,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浪费。
2.绿色饲料
绿色饲料技术采用天然添加剂,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替代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增强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开发研制有机饲料,采用无污染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保证饲料的天然和安全。结合绿色饲料技术,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如稻田综合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等,实现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三)病害防控技术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提高水产养殖生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殖生物的健康和养殖效益。首先,需要加大对水产养殖生物疫苗的研发投入,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的疫苗产品。其次,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程序,根据养殖生物的生长阶段和疫病风险,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剂量。最后,对养殖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技术培训,确保接种操作规范,提升接种效果。
2.生物防控技术
生物防控技术能利用有益微生物、益生菌,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维护养殖环境的健康。在实际推广中,需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采用生态防控措施,如混养、轮养等,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养殖环境,如调节水质、控制养殖密度等,防止病害发生,顺利保障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广体系不健全
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系统的技术推广规划和指导,导致技术推广工作缺乏统筹。技术推广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效果,而技术推广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而缺乏市场化的推广手段,导致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
(二)技术适应性问题
部分推广的水产养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此技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养殖环境和生产习惯不匹配。然而,个别地区直接进行技术推广,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效果和养殖户的信心。
(三)资金和资源不足
当地政府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有限,无法满足推广活动所需的经费需求。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社会资本参与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不高,资金来源单一,难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三、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改进措施
(一)健全推广体系
在建立技术推广机制方面,第一,应完善推广激励机制,建立技术推广绩效考核体系;第二,需优化推广服务机制,建立一站式技术推广服务平台;第三,应加强推广监督管理,建立技术推广监督管理机制;第四,推动多方合作机制,加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合作。
(二)提升技术适应性
首先,应在技术推广前进行充分的适应性评估,了解技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其次,在实际推广养殖技术时,推广人员可结合各地的生产特点和养殖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指导。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技术推广的反馈机制,收集和分析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推广方案。
(三)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
1.加大政府和企业资金投入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推广工作的持续和深入开展。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技术推广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通过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方式,降低养殖户和推广人员的经济压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技术推广和应用。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一,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资金使用情况,防止资金挪用和浪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技术推广的刀刃上。
第二,应科学分配资金,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推广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重点推广区域和关键技术,应给予优先支持,确保其推广效果最大化。
第三,需持续推广资金的绩效评估,通过定期评估资金使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优化资金使用方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广效果。
3.提升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首先,应系统地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提升推广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其中,培训内容应涵盖最新的水产养殖技术、环境管理、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知识,确保推广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
其次,为保障技术推广人员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应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如当地可打造进修、研修班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帮助推广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
最后,需积极鼓励和安排推广人员深入一线,参与实际养殖活动,积累实践经验。通过亲身参与养殖生产,推广人员可更好地理解养殖户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