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用药减量  >>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5-01-24 10:10:23       来源/作者:实话水产

image.png

一、植酸酶的作用原理

植酸酶是一种可以水解植酸(肌醇六磷酸)的酶。在水产饲料中,植酸通常会与一些矿物质(如钙、镁、锌、铁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难以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复合物。植酸酶能够将植酸分解,不仅释放出被结合的营养成分,还能释放出肌醇 。肌醇是一种对水产动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参与水产动物体内的脂肪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理过程,对维持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有积极意义。

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1.矿物质方面: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分泌植酸酶,所以在没有外源性植酸酶的情况下,饲料中的植酸会与矿物质结合,导致矿物质吸收效率低下。而添加植酸酶后,能够有效分解植酸 - 矿物质复合物,使钙、磷、锌等矿物质元素释放出来,提高水产动物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例如,在鲤鱼的养殖试验中,添加植酸酶后,磷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减少了因磷排放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2.蛋白质方面:植酸酶也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它能够破坏植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使蛋白质在水产动物体内更容易被分解和吸收,这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肌肉发育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肌醇的作用:释放出的肌醇对水产动物的脂肪代谢起到调节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转运和利用,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过度积累,有助于维持水产动物健康的体态。同时,肌醇参与细胞信号传导过程,有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减少环境污染

在水产饲料中,未被吸收的植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随着水产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后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植酸酶的应用可以提高营养物质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吸收,减少粪便中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泄量。以对虾养殖为例,使用植酸酶可降低养殖水体中磷的含量,对维护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

1.生长性能提升:由于植酸酶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为水产动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充足的营养,使得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加快、体重增加。比如在罗非鱼养殖中,添加植酸酶的饲料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明显高于未添加组。

2.增强免疫力:更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水产动物维持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免疫状态。植酸酶改善了营养吸收,能够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使其对病原体和环境应激的抵抗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应用注意事项

(一)酶的稳定性和活性

植酸酶是一种生物酶,其活性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高温制粒环节可能会使植酸酶失活。所以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植酸酶产品,并且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控制好加工条件,尽量减少酶活性的损失。同时,不同水产动物的消化道pH值不同,要确保植酸酶在相应的pH环境下能够发挥作用。

(二)添加量和使用方法

 确定合适的植酸酶添加量是很关键的。添加量过少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营养改善效果,添加量过多则会增加成本。一般需要根据饲料中植酸的含量、水产动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等来确定合适的添加量。在使用方法上,要保证植酸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饲料中,使每一粒饲料都含有足够的植酸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