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详解淡水鱼类感染车轮虫的主要症状及防控

详解淡水鱼类感染车轮虫的主要症状及防控

更新时间:2025-03-06 10:30:57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车轮虫是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危害,无论成鱼、幼苗,甚至从鱼卵、水花苗、都可以滋生,危害性较大。那么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防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image.png

一、什么是车轮虫

车轮虫隶属于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车轮虫科,车轮虫属和小车轮虫属。大小约0.07mm,车轮虫侧面观似毡帽状, 反口面观可见几丁质的齿环和辐线规则排列成环状,因形似车轮而得名“车轮虫”。车轮虫在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会发生,爆发导致死亡的时间主要在4—7月份,车轮虫可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离开鱼体的车轮虫能够在水中游泳,转移寄生对象。车轮虫少量寄生时并不造成很大危害,一般低倍镜下一个视野达30个以上虫体时,即可诊断为车轮虫病。

image.png

二、车轮虫感染症状表现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病鱼多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常引起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寄生于鱼体表的车轮虫在鱼体表来回滑动,剥取宿主的皮肤组织细胞和鳃组织作营养,破坏皮肤和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鲢鱼的车轮虫病和出血病症状相似。这是因为当鲢鱼鳃上寄生有车轮虫时,鳃丝表面会不断分泌黏液,而大量的黏液会导致鲢鱼吸收氧气能力下降,当遇到天气、水质突变而引起的水中溶氧量偏低时,鲢鱼就会浮到水面上,同时不断张口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同时,鱼鳃上的黏液会将车轮虫包裹在其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车轮虫,基本上附着于鳃丝上不能移动,也就不易通过镜检观察到其存在了。当鲢鱼长时间浮于水面上时,其运动的各个鳍条均负担加重,特别是一对胸鳍,基部很快处于充血状态,鲢鱼长时间浮于水面上,同时上下颌一张一闭,导致下颌前端突出,似簸箕状,同时大量吞入的空气进入肠道后,会引起肠壁充血发炎,有的鱼鳔壁也呈现出血状态,这时,观察到的症状均为出血病的症状,而其致病的根源其实是鳃上寄生的车轮虫。

发病初期,鲢鱼大量浮于水面,呈散游状态,与缺氧浮头症状类似,但不同的是,此时开动增氧机,鲢鱼并不会游向增氧机,抛洒增氧剂时,有时会短时间恢复正常状态而潜入水中,但很快又浮到水面上。这时观察鲢鱼,其口部不断露出水面,一张一闭,犹如在吞食空气。发病初期观察,鲢鱼体表无任何异常状况,此时仅会出现少量死鱼。鲢鱼浮于水面2~3天后,其下颌明显变长,胸鳍基部严重充血,严重的鱼尾鳍、臀鳍基部也充血发红。此时,鲢鱼开始大批量死亡,解剖鱼体,可发现其肠壁发红,肠道内有脓状血水流出。这时观察病鱼、死鱼,往往会误诊为鲢鱼出血病。其死亡规模也符合出血病的发病规律,池中的鲢鱼在短时间内会损失八九成。

image.png

三、车轮虫爆发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

1、苗种体质差

当苗种有车轮虫寄生时自身免疫系统没有任何反抗能力,马上就出现衰弱的症状,随后就引发死亡。鱼类越冬后,体质消耗较大。因此,进入春季水温升高、鱼类开始摄食后,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同时,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等,可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的恢复,大大提高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暴发。

2、苗种体质好,但是水体环境差

当车轮虫寄生苗种机体后破坏鳃部,鳃部随后被大量细菌感染,造成继发性的传染病进而引起死亡。(注: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分解较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

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改善池塘环境,能有效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和水色的好转及鱼类的摄食,防止代谢废物的积累,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image.png

车轮虫如何防控: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就是要做好消毒工作,包括有清塘消毒和苗种消毒等。清塘消毒通常使用的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而对于苗种,可采用每立方米水体0.7克硫酸铜全池泼洒进行预防,另外,鱼苗放养之前,最好也要用0-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30分钟。

治疗措施:

1、及时杀灭鱼体携带的寄生虫。选用敌百虫、硫酸铜、溴氰菊脂类和氯氰菊酯类等药物即可。灭虫类植物药物可采用松树枝、苦楝树枝叶等浸汁亦可。

2、硫酸铜亚铁合剂(5:2)0.7克/立方米+阿维菌素溶液(1%)15毫升/亩/米混合全池泼洒。

3、氯氰菊酯溶液(4.5%)20—4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此药水温低于18度时要谨慎使用,或者适当减低用量。

4、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7克或0.7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7:2)均匀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严重的鱼塘,可以连续用药2 -3次。

5、发病鱼塘可用1.0-2.0克/立方米的敌百虫均匀全池泼洒。

6、辛硫磷溶液,一次量,每亩地水位1米深,用量为40毫升,兑水50斤,全池泼洒1-2次。

7、苦参碱溶液,一次量,每1方米水体0.4克,全池泼洒1次~2次。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