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份水产养殖的特点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更新时间:2021-06-21 13:57:05 来源/作者:中国智慧养殖网
在南方,其实早就已经进入高温天气了,特别是广东地区。进入6、7月份高温天气之后,水产养殖也随之进入高温季节。伴随着气温以及水体的温度升高,池塘内是极其容易出现水质和基质恶化加剧的,还非常容易导致水产品感染疾病。此外,六、七月份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伴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降雨量增多,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食欲旺盛,进入快速生长期。略有疏忽将会出现水质变坏、病害暴发和流行。为此,大疆渔业养殖专家就这段时期水产养殖的特点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提供一些建议,供养殖者参考。
一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天气多变季节,要密切注意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行为,并做到投放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尤其要及时发现缺氧预兆,并及时注入新水、开启增氧机,避免泛池死鱼情况发生。
二要加强水质调控。水质的优劣是鱼类饲养的关键,因此应该做好水质调节管理工作。(1)开启增氧机:在晴天中午开机调节水质,以促进水体对流,增加底层池水溶氧,散发有毒气体;天气闷热时开机时间可适当延长,天气凉爽时可缩短开机时间,半夜浮头则增加开机时间;(2)泼洒生物制剂:定期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生物制剂,可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调节好水质,能预防细菌性鱼病,提高鱼的摄食能力和免疫功能;(3)加注新水: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营养盐类,冲淡池水中的有机质和有毒物质。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15~20厘米。
三、鱼病防治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包括优质苗木、水体、鱼饵、养殖场、工具等的选择和摆放彻底消毒。及时诊断鱼病,确定病因,使用有效低毒药物。6月份常见病有轮虫病、环虫病、细菌性败血症、鳃腐病等。科学养殖
(1)蟹虾混养:6月中旬,每个蟹池投放2-3万只当年养殖的幼虾。
(2)鱼鳖混养:在常规养鱼池,6月上旬,将幼龟放入养鱼池,每亩30-50只。
(3)蟹鱼混养:在蟹池中,6月上旬,一年中部分鳜鱼品种或其他食肉鱼类品种,每亩约50尾。
(4)传统的鱼塘是著名的、优秀的鱼种。养殖品种:鳜鱼、黑尾鳕、黄颡鱼、粘鲤等。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