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鲈鱼、黄颡鱼…常见淡水鱼的营养价值如何?
更新时间:2024-11-18 10:52:52 来源/作者:中国水产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饮食的健康。鱼类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具有强身健脑等功效,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与畜肉相比,鱼肉的肌纤维短,且含水分多、脂肪少、结缔组织少,肉质细嫩,更易消化吸收。据报道,其平均消化率可达97%。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是我国养殖产量较高的淡水鱼品种,罗非鱼、鲈鱼、黄颡鱼、乌鳢等特种水产品近几年也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常见淡水鱼的营养价值究竟如何?一起来看看研究分析结果。
罗非鱼
罗非鱼肉肥而刺少,是目前较为物美价廉的鱼类,被世界营养协会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罗非鱼的腹肌以生产加工罗非鱼片为主。
罗非鱼腹肌含有约18.47%的粗蛋白、3%~5%的粗脂肪、1.26%的灰分,还含有钙、钠、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磷脂和软骨素。罗非鱼鱼头含有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具有促进动脉循环、抗炎抗血凝和防衰老等功效。罗非鱼鱼头粗脂肪含量较高,约为28.22%,可提取油脂(鱼油)。鱼油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油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鱼油的特征脂肪酸,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对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罗非鱼鱼头油脂含有约7.87%的Ω-3PUFA和19.56%的Ω-6PUFA,因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部分研究表明,罗非鱼皮含有26.91%的胶原蛋白,而且含油率高(24.79%),其营养价值也较高,DHA与EPA约占3%。
鲈 鱼
鲈鱼包括多个种类,如大口黑鲈、花鲈等,以我们常见的大口黑鲈为例,其肌肉蛋白质含量约为18%,灰分含量1.30%,肌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15%,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以上。
根据FAO/WHO(1973)提出的氨基酸评分标准,质量较佳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为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在60%以上,大口黑鲈的蛋白质符合法标准,是高品质的蛋白来源。
黄颡鱼
黄颡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等矿物元素,营养价值高。黄颡鱼肌肉粗蛋白含量约为16%,检测出18种氨基酸。各可食部分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风味氨基酸总量都较高。其中赖氨酸的含量高于鸡蛋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
乌 鳢
随着预制菜的兴起和流行,黑鱼片成为餐桌新宠,市面上的黑鱼为乌鳢或杂交鳢。乌鳢鱼肉中检出氨基酸16种,其中必需氨基酸6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3.12%。根据FAO/WHO优质蛋白的理想模式,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40%左右,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应大于60%。乌鳢符合优质蛋白的标准。
乌鳢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达19.13%,粗脂肪含量为0.88%。由此可见,乌鳢肌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品。
乌鳢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并且易于人体吸收,营养价值高,尤其是其赖氨酸氨基酸评分高达1.41,化学评分高达1.08。这对于我国以谷物食品为主、以蛋类食品为辅的膳食结构非常有利,可弥补日常膳食中赖氨酸的不足,提高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乌鳢肌肉中EPA占脂肪酸总量的0.96%,DHA占脂肪酸总量的3.65%。现已证明,EPA和DHA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必需脂肪酸,具备抗炎、调理血液中的脂肪沉积等许多益处,对肝脏、心脏、大脑等均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乌鳢肌肉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平衡膳食八条准则,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其中,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每周吃水产类280~525克。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