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鲩怎么养?脆肉鲩高产养殖技术
更新时间:2025-01-10 10:40:09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草鱼脆化,是通过改变草鱼食物结构——主喂蚕豆,促使草肉质爽脆、紧硬,不易煮碎,即便切成鱼片、鱼丝,也不易碎断。肉味反而更鲜美、独特,增添特殊口感需求,提高了草鱼竞争力和养殖效益。草鱼脆化后称“脆肉鲩”(两广称草鱼为鲩鱼),今天,小编就来聊聊脆肉鲩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准备
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便利,池塘斜度1:3,塘深2.5m。鱼种放养前20d,排干池水,暴晒数日,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加固池埂;鱼种投放前一个星期,注入经筛网过滤的新水50cm,每亩施生石灰150kg,兑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
二、鱼种放养
1、3月下旬,将池水量加至1m,选择晴天上午放养鱼种,亩放规格1.5 kg/尾左右的草鱼种100尾,搭配规格为200g/尾的鳙鱼10尾,网箱可搭配放养1~2尾/个。调控水质。
2、草鱼种应选体质健壮、无伤无病、0.5Kg/尾为宜;
3、鱼种放养前,建议注射疫苗,也可用4%盐水浸浴5~10分钟。
三、脆化周期
1、春季水温回升至15℃以上,草鱼即可开始摄食,直至冬季停食前均可脆化养殖。
2、若采取分期分批或轮捕轮放养殖模式,每批/轮脆化周期不应低于60~70天。
四、养殖管理
草鱼脆化以高蛋白蚕豆替代传统饲料,搭配少量青草,不再添加其他任何饲料。草鱼种投放后,先停食2~3天,再开始投喂少量蚕豆(建议蚕豆发酵1-2天后,再用1%食盐水浸泡12~24小时),待草鱼正常摄食后方能定时、定量投喂。一般情况下,8、17时各投料1次。
具体投料量应依据草鱼摄食情况、水温等不断调整。下面给大家推荐下不同水温的投料量,仅供参考。日常巡塘管理同常规草鱼养殖相同。
16~19℃:投料量占草鱼体重1.5~2%。
19~22℃:投料量占草鱼体重2~3%。
22~25℃:投料量占草鱼体重3%。
22~25℃:投料量占草鱼体重3~4%。
25~28℃:投料量占草鱼体重4~5%。
28~30℃:投料量占草鱼体重5~6%。
五、水质调控
根据不同季节池水温度和鱼体生长要求,适时加注新水,调节水位。3月底鱼种放养时,池水位不宜深,保持在1m左右, 以利于池水及池底温度上升,此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每隔15d左右,将水位加深10cm。夏日高温季节,将池水加到最高水位,至少保持在2m水位,利于池鱼避暑。定期测量池水pH值,根据水质需要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20kg/亩,确保pH值稳定在7~8;视池塘水体情况适时换水,池塘水质保持透明度30cm左右,溶氧量5mg/L以上,防止因缺氧导致鱼体肌肉脆化缺乏。定期运用微生物制剂,调优水质。
六、病害防控
因放养的草鱼种规格大、体质健壮,且放养密度不大,养殖管理中做好投饵、水质管理等工作,营造良好的池塘生长环境,整个养殖过程中,鱼体没有发生重大疾病。日常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用过硫酸氢钾或高铁酸钾改良底质,同时每20天左右用二氧化氯对水体杀菌消毒的方法,防治鱼病。
七、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观察池鱼活动、摄食及池塘水质等状况是否正常;定期抽检测量鱼体,及时了解池鱼生长情况,根据生长需要,合理调整投饵量。
八、捕捞上市
当年年底,草鱼长到5kg/尾以上,鱼肉严密健壮,切成鱼片能久煮不烂,进口爽脆,到达脆肉标准,即可捕捉上市。采用拉网捕捞,捕捞后将成鱼放在网箱中不给食物养7~10d,让鱼减肥,从而提高肌肉脆度,最后再进行出售。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