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府信息  >>  种业攻关 | 国内首次!金枪鱼实现陆基驯养!

种业攻关 | 国内首次!金枪鱼实现陆基驯养!

更新时间:2025-05-09 10:37:23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工厂化车间的外墙上,有一块电子屏幕,屏幕上时不时便会有几条鱼迅速游过。这是旁边高位池的水下实时监控,而出现在屏幕里的正是黄鳍金枪鱼。

今年1月和3月,试验基地各引进了一批金枪鱼,并投放到精心设计的循环水池塘进行驯养,截至目前,共存活35尾,驯养成活率47%。第一批驯养至今4个月时间,已能够稳定摄食,这也标志着试验基地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金枪鱼的陆基驯养。

image.png

▲ 试验基地引进金枪鱼运输船

image.png

image.png

金枪鱼是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的温暖水域。作为全球水产品市场最受推崇的海洋鱼类之一,目前商品金枪鱼的供应仍主要依赖海洋捕捞。近些年来,过度捕捞致使全球金枪鱼资源面临巨大压力,金枪鱼捕捞也制定了配额制。探索实现金枪鱼人工养殖也成为了全球水产行业的热门话题。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就把金枪鱼设为探索开发类品种,选聘两个团队进行科研攻关,试验基地甘松永团队便是其中之一。

“金枪鱼身体厚实且是游动速度较快的深海鱼类之一,黄鳍金枪鱼的游动速度可达每小时75千米,这意味着金枪鱼需要较大的水体空间。”甘松永介绍说,“为满足金枪鱼的日常游动需求,试验基地专门建设了一个大水体高位池,水深4.2米,容纳水体3500立方米。”

image.png

▲ 试验基地建设金枪鱼循环水设备

image.png

▲ 金枪鱼投放至专用驯养池

甘松永坦言,实现金枪鱼驯养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前面还有很多技术难点等着团队一步一步小心摸索。“金枪鱼多生活在海洋中上层,对盐度、水质、水温、溶氧量等环境因素要求颇高,每一个环境条件变化都对金枪鱼有着重要影响。”甘松永说。

目前,甘松永团队正在对黄鳍金枪鱼的营养需求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黄鳍金枪鱼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的需求量,确定黄鳍金枪鱼陆基驯养过程中的精准营养参数。同时团队也将进一步探索总结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为推动金枪鱼养殖产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延伸阅读: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期间,全球金枪鱼(包括鲜鱼、冷冻及罐头产品)贸易总量达到307万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 ,价值超118亿美元,展现了这一美味海鲜的强劲市场需求。

世界多个国家都已开展人工养殖金枪鱼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2002年,日本培育出了全世界第一尾全人工养殖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鱼苗,并在随后的几年逐渐成功实现了商业化。2009年,克罗地亚成功从金枪鱼鱼卵中孵化出鱼苗,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第二个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也开展了黄鳍金枪鱼等品种的养殖与研究,养殖所用幼鱼主要来自于野生苗种诱捕。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也开展了黄鳍金枪鱼的幼鱼养殖试验并最终成功驯化。

目前,金枪鱼养殖可分为育肥和养殖两种方式。育肥是指对围网捕获的成熟金枪鱼进行短期饲养,以增加其肌肉脂肪含量。养殖则是针对捕获的未成熟金枪鱼进行长期饲养,通常持续2-3年,以达到最佳收获规格。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