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底、消毒、解毒如何科学操作才能发挥最大效果!(附)高温池塘科学管理方案
更新时间:2025-07-09 11:29:48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改底、消毒、解毒是维护水环境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养殖的成败,虽然三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三者之间又密不可分。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鱼塘管理中消毒、解毒、改底这三个步骤,到底怎么操作效果才是最好?以及持续高温池塘该如何管理:
改底、消毒、解毒的意义
改底:就是分解或氧化池塘底部的有害物质,常见氧化型改底产品,像过硫酸氢钾、高铁酸钾、过氧化氢,常见微生态改底产品,代表作有以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底改、以乳酸菌为主的生物底改,以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粪硫菌底改等它们都是通过分解池底的有机质来净化水质的。但是生物改底不仅可以起到改底的作用,还可起到辅助肥水和抑制有害菌的作用,因此对于水质很差的水体,如是用化学药物来改底的话,在之后最好再用一次微生态改底制剂,这样水质才能更稳定。
消毒:其实就是在杀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主要是通过暴晒、高温等方式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则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病原体。在养殖过程中,经常用到消毒产品,比如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
解毒:可以理解为解除池塘里面不好的东西,比如余氯、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硫化氢等。解毒产品常用的有大苏打、有机酸、VC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解毒措施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水体造成负面影响。
改底、消毒、解毒的正确使用顺序
一般来说,建议先进行改底。因为改底可以清除底部有害物质,为后续消毒、解毒工作打下基础。如果先进行解毒,虽然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但底部的有害物质仍然存在,还会对养殖动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先进行改底,再进行消毒、解毒,是一个更为合理的顺序。
进入七月之后,步入投喂高峰期,但是也面临持续高温天气,这个阶段的养殖池塘大部分泛塘、死鱼等难题。为何高温期死鱼事故高发?其背后的核心“元凶”或许只有一个管理方案错误。那么高温期池塘该如何科学管理呢,接下来小编提供一个高温池塘管理方案供大家参考:
1、增氧机的使用
开机时间优化:增氧机全天开启,或者白天(11 点-16 点)至少开机4小时,夜间9点至次日上午9点全开增氧机,确保清晨投喂时鱼类正常摄食。
2、底质改良
定期改底,控制底部毒素积累投喂高峰期,池塘底部有机质大量沉积,高温加速其分解,易导致底臭、底热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超标。
改底频率建议:日投喂160斤:7-10天改底1次;日投喂240斤:5-7天改底1次;日投喂320斤:4-5天改底1次;日投喂400斤以上:每天改底1次。
重点区域:下风口、投食区、淤泥厚的池塘底部。
3、科学换水
降低水温与污染有井水条件的池塘:先曝气处理,通过微流水方式加水,降低水温并提升溶氧;外源水优质的池塘:少量换水,减少池塘污染物,改善溶氧环境。
4、内服保健
为了增强鱼体抗逆性消化与肠道健康: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内服乳酸菌、丁酸梭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肝脏保护:投喂肝肠护卫、本草五加黄、金蓝卫士等保肝降火产品,修复肝脏损伤,清热解毒。
5、池塘备足急救产品
防范缺氧浮头应急物资:准备应激解毒、增氧片、有机酸等;处理流程:缺氧紧急情况时,先使用粉末状急救产品(速解120释氧速度快),再投喂抗应激产品,缓解鱼类应激反应。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