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会议论坛  >>  念好“现代水产养殖10字经”

念好“现代水产养殖10字经”

更新时间:2025-07-14 14:25:14       来源/作者:中国渔业协会


2025年7月8日,中国渔业协会渔药与调水用品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水产健康养殖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在大会上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应念好“水、种、饵、健、质、环、装、智、效、链”这“现代水产养殖10字经”。

640.jpg

当前,我国渔业正处在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水产养殖产量在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中占比超过82%,未来水产品增量的主要部分仍将主要来自水产养殖,其地位和作用将愈发凸显。但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注度空前提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病害防控压力加大、质量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等问题亟待解决。

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为新时期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渔业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在,必须念好“现代水产养殖10字经”,崔利锋说。

崔利锋对10字经进行了阐释,“水”是养殖用水,要保障水的来源和质量标准,推进达标排放、高效节约和循环利用;“种”是种苗,要培育和使用优质种苗,构建现代水产种业体系;“饵”是饵料,要研发和使用高效安全环保饲料,开发新型蛋白来源,取代野生幼杂鱼的使用;“健”是健康,要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保障养殖生物健康生长;“质”是质量和品质,要确保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环”是生态环境,要加强养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装”是设施装备,要推进养殖设施装备更新改造,提升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智”是智慧、智能,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智慧养殖、精准养殖;“效”是效率和效益,要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养殖生产效率和效益;“链”是产业链,要加强水产养殖产业链建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在养殖技术、设施装备、科技支撑等方面持续进步的同时,水产养殖中渔药与调水用品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高效安全的药物稀缺、调水用品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中一块儿日趋明显的短板。这种情况,不仅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控和养殖产量、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存在很大风险隐患,从而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崔利锋表示,中国渔业协会成立渔药与调水用品分会并组织召开水产健康养殖大会,主要目的就是要凝聚行业力量、搭建协作平台,通过以科技为引领、以标准为抓手、以自律为手段,力争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崔利锋对新成立的中国渔业协会渔药与调水用品分会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使命担当。秉持“服务渔业发展、建设渔业强国”的协会宗旨,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任务,尽快制定和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不辜负广大会员和业界的期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务实推进工作。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渔药和调水用品产业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题,突出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为推动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三是凝聚行业共识,加强团结协作。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突出发挥好平台和桥梁纽带作用。会员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规范自律,在产业发展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技支撑,为产业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同时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保证工作合法合规、有力有效开展。加强与全国水产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牵头的“水产养殖调水用品产业规范发展协作机制”的协作配合,目标方向一致、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合作共赢。

image.png

在首届水产健康养殖大会上,中国渔业协会还启动了《“中渔协渔业好产品”认证计划》暨“水产养殖调水用品无抗产品认证”工作。该计划旨在通过认证无抗调水用品,为好产品建立合法身份,进而促进企业规范合法生产,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为好的企业、好的产品保驾护航,让差的企业、伪劣产品无处容身。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