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五大行动” 现场会典型发言 | 广东
更新时间:2025-07-16 15:46:28 来源/作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种业筑基 数字添翼
奋力推进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的决策部署,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引领转型,在全省范围内系统推进“五大行动”,不断提升全省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水平,带动全省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下面重点汇报两方面工作情况。
一、搭建创新平台,强化种业支撑,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引擎
种业作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源头,是支撑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芯片”。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攻关。为解决广东海上养殖品种单一、种质不良现状,省农业农村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现有碎片化、理论化的项目制育种模式做出重大创新,系统谋划了《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实施,通过搭建资源共享的种业攻关共享平台,面向全国遴选63个海水育种团队,围绕41个适养品种进行“赛马”攻关,攻关成果对接服务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以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免费提供种苗试养。
二是系统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为破解广东省种质资源保存分散、利用率低的难题,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构建了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整合4家具有较好种质资源建设基础的单位,再联合全省相关科研院所、原良种场、优势企业,组建“1+4+N”的种质资源共享联盟,为持续开展育种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连续5年高质量举办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每届展会聚焦行业前沿趋势,构建起水产种业发展的“风向标”。展会规模逐年扩展,累计促成合作项目200余项,带动种业上下游投资超15亿元。目前,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已发展成为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流、商业合作于一体的国家级种业交流平台。
在此基础上,广东已从淡水品种拓展为全国性海水养殖品种创新中心,海水鱼苗与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章红鱼、黄唇鱼、巴浪鱼人工繁育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持续丰富,新兴产业空间不断拓展。
二、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渔业农技推广模式
为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广东省重点打造了两大服务平台:
一是建成一线服务平台“农友圈”。这是一个精准对接农技需求的公益性平台,精准调度专家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截至2025年6月,全省渔业专家累计通过平台开展服务登记3910次,服务里程达6.42万公里,服务1.42万人次,解决需求问题6701个。
二是打造“粤农技”综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构建“塘头课”+“数字网院”+“农技短视频”的多维度培训体系,极大提高了渔业农技推广成效。“塘头课”组织专家深入养殖一线开展现场教学,截至目前,已开展直播授课7场,在线观看人次突破170万;上线“数字网院”标准化课程47个,为养殖户提供涵盖主要养殖品种的系统性渔业技术知识;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推送关键技术、灾害预警类短视频100条以上,点击量超过43万次。
这些年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发展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部署,特别是治礼副部长的讲话要求,持续深化拓展“五大行动”成果,在农业农村部关心指导以及各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持下,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