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府信息  >>  实现市场化应用!深圳首批300万尾SPF石斑鱼苗已成功出售

实现市场化应用!深圳首批300万尾SPF石斑鱼苗已成功出售

更新时间:2025-05-23 09:46:26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日前,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建成的“石斑鱼无特定病原(SPF)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取得重大产业化进展:首批300万尾SPF珍珠龙胆石斑鱼苗已成功出售,这标志着深圳海洋种业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市场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石斑鱼作为高端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但种苗病害问题长期制约产业发展。传统养殖中,虹彩病毒、神经坏死病毒等病原体易引发大规模疫病,导致成活率低、经济损失严重。

此前,研究院联合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在深圳首次建成了SPF石斑鱼种苗繁育体系,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筛选+高精度环境调控”双轨技术,实现从亲鱼培育到苗种生产的全流程无病原管理。该技术通过基因测序筛选抗病性状突出的亲鱼,结合封闭式循环水系统、精准温控及水质监测,将苗种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抗病能力显著增强。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300万尾鱼苗的成功上市,验证了SPF技术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与传统苗种相比,SPF苗种在养殖中药物使用量减少50%,生长周期缩短10%,将为养殖户每亩节省万元以上的成本。”

image.png

除了珍珠龙胆,为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研究院近期引进了赤点石斑鱼、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斑等特色品种,开展适应性培育试验。

据了解,赤点石斑鱼凭借鲜艳体色广受高端餐饮市场青睐,但抗病性较弱;云龙石斑鱼生长速度快、肉质紧实,但一直受“先天性糖尿病”代谢难题困扰。这三类品系以“难养活、价值高”成为石斑鱼种苗中的“贵族”;其繁育技术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但也因此三类品系具有独特的市场定位,种苗单价相比常见的石斑鱼高出30%-50%。”

从实验室的基因组序列到市场的300万尾鱼苗,从单一品种到多样化品种,科研进一步以“芯”引领苗种产业新变革,在SPF种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石斑鱼抗病的“基因宝藏”。负责人表示,研究院将进一步选育特定病原体抗性种群(SPR)和特定病原体耐受种群(SPT),最终构建“SPF+SPR”或“SPF+SPR+SPT”策略,为推动“富民鱼”产业迈入深蓝、向海图强提供“S”级芯动力。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