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应用  >>  夏秋交接季,裸藻爆发,如何科学应对

夏秋交接季,裸藻爆发,如何科学应对

更新时间:2025-09-10 09:57:15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裸藻,又称绿虫藻,英文名euglena,是五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是地球上动物与植物共同的祖先。17世纪被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是同时,眼虫的细胞却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因此,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由于它的细胞外面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裸藻。

 1.jpg

裸藻的“动物植物双重性”使许多科学家相信它是地球上动物与植物共同的祖先,它很可能就是与眼虫类似的、某种生活在远古水域中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繁殖。藻类是水蚤的食物,位于食物链最底层,不经过食物链的毒素累积。

2.jpg

裸藻的特性与发生范围:

1.裸藻是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繁殖,靠CO2和水生存,排出氧气。任地球变迁,5亿年来未发生任何变异。

2.裸藻形成的适宜温度和季节: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35℃,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3.jpg

裸藻水华水色多样常见有三种:

一、绿色、蓝绿色,以绿色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体为绿色而使水华呈绿色,大量繁殖后即呈蓝绿色。

二、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属于一种清瘦的水质,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裸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为红色或橘黄色,加之趋光性强,常呈红色或褐红色,并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 ~100%,这种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

三、酱油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是水质极度富营养化和多种裸藻大量繁殖的结果,此时水色变化不大。凡以裸藻为主的水华,均可称为裸藻水华。实际上,会因各藻种比例、光照强弱、有机质和泥沙的多寡等,存在细微水色差异,情况比较复杂,需仔细鉴别。

4.jpg

裸藻的生长特点:

1.裸藻水华喜欢生长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养殖水体。

2.裸藻生存的温度范围广,为20~35℃。尤其在高温闷热的季节裸藻生长最为旺盛。

3.裸藻水华容易倒藻,裸藻最适pH值为6.5~8.5之间,这与蓝藻有区别,蓝藻大量繁殖时pH值一般在8.5以上。虽说裸藻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但是对温度变化却特敏感。因此一旦遇到天气变化或环境变化,裸藻容易出现“倒藻”现象。

4.裸藻不易被杀灭,裸藻有鞭毛,活动速度较快,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和底部避难,待药效消失后,又重新大量繁殖,这也是药效不明显的原因。

6.裸藻水华有毒,裸藻一旦死亡,死藻被分解后,其分泌的毒素会造成鱼中毒,每年因裸藻大量繁殖而造成鱼泛塘的案例时有发生。

5.jpg

裸藻水华的危害:

(1)裸藻水华形成中期影响鱼虾摄食、生长。

虽然裸藻水华的初期对鱼虾的生长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发展下去,鱼虾类会发生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等现象。这可能是部分裸藻死亡分泌毒素所至,此时,如能及时换水和采取解毒措施,对鱼虾也无大碍,一般能够正常生长。

(2)裸藻水华形成后期致使鱼虾得病。

此时,裸藻大量繁殖迅速铺盖整个水面,不但封闭水体,影响空气的溶入,并且分解为有机质大量耗氧,致使水下溶解氧很低、生态系统面临崩溃、致病细菌大量繁殖、鱼虾体质极度虚弱,鱼虾患病在所难免。这也是在水华盛期,不治水单纯治鱼病,鱼病难治的原因所在。曾有报道:鲢鱼肠道裸藻达到相当数量可能发生爆发性流行鱼病,如:爆发性出血病、肠炎病、消化性疾病、肝胆问题。

(3)裸藻水华衰败后可引起鱼虾泛塘、死亡。

如之前所说,裸藻大量死亡后,其藻类尸体迅速被分解,不但败坏水质,而且分泌的物质含有毒素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很大。以往很多渔业事故表明:虽然它不像多数甲藻和某些蓝藻的毒素大,但也不容小觑,如处理措施不当,必将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如何防控裸藻:

6.jpg

裸藻爆发控制方案

7.jpg

生物方法:

移植水葫芦、水浮莲(草鱼池)等适量水生植物;或者培养其他藻类,让藻像复杂不单一;

较为经济的方法是混养鲢、鳙、罗非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50-150尾;还有就是投放生物制剂。

物理方法:

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增加水体交换;使用絮凝剂,严重时连用2-3次,使用后注意解毒培水。

化学方法:

调节水体pH值,利用裸藻对pH敏感的特点调节裸藻生长;调节盐度,裸藻大部分生长在淡水中。

可在裸藻集中区域泼洒粗盐(8-10斤/亩)进行抑杀,前提是必须使用过絮凝剂絮凝;

使用消毒剂或灭藻剂在裸藻集中区域泼洒杀灭。化学方法虽然快速,但千万不可在裸藻衰败期使用,以免造成人为倒藻、泛塘。

结语:裸藻水华重点在防不在治,一般裸藻水华要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平时的调控是有效杜绝水华的方法。平时合理搭配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通过调水,促进有益藻硅藻,小球藻的的培养,同时结合养殖品种,多增加底层鱼的数量来达到调节预防水华的发生。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