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府信息  >>  捷报!伶仃牧场3号正式布放,珠海深远海养殖技术迈入新阶段

捷报!伶仃牧场3号正式布放,珠海深远海养殖技术迈入新阶段

更新时间:2025-03-17 10:33:20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再传捷报,伶仃牧场3号正式布放,标志着珠海深远海养殖技术迈入新阶段!
日前,由珠海市海洋装备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伶仃牧场3号”在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隘洲岛海域成功完成安装布放。作为珠海“标准海”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下称“隘洲项目”)的关键一环,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珠海深远海养殖技术迈入新阶段,更为粤港澳大湾区“蓝色粮仓”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image.png

智能装备突破

绿色科技驱动深海养殖新图景

隘洲项目以伶仃牧场1号作为区域化单元集群式养殖模式中的中控平台,伶仃牧场2号、3号为主要养殖单元,并配备30个90m周长重力式网箱,形成集群结构,总养殖水体达24.5万立方。

当前伶仃牧场2号已于2024年底完成安装布放;伶仃牧场3号于2025年2月19日完成安装布放;伶仃牧场1号预计2025年4月底交付,届时将形成集群化养殖新格局。

image.png

伶仃牧场2号

“伶仃牧场”系列平台作为创新型桁架式平台,拥有饲料存储与自动投喂、鱼群行为监测,水质及环境感知等功能,具备结构简单、抗风浪能力强、单位水体造价低、营运零排放的特点。

平台搭载智能化管理系统,可辐射整个海洋牧场,对各个养殖单元进行远程管理和操控,能够智能化、数字化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养殖单元数据,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养殖产量。

伶仃2号、3号同时配置有风力发电机、光伏板及蓄能电池等设备组成的纯绿色能源供应系统,可实现网箱日常工作零排放,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实践范例。

“标准海”示范

多维一体构建现代渔业新标杆


以“伶仃牧场”系列平台为核心,隘洲项目正加速构建全国首个“1平方公里”现代化海洋牧场样板区。项目首期投资1.2亿元,通过“1+N”集群式养殖模式(3台桁架式平台+30口重力式网箱),实现海域资源集约化开发与立体化养殖。

项目将以“标准用海、立体养殖、岸海联动、智慧赋能、多元服务”五位一体的海上5.0新空间思路,以1平方公里“标准海”示范作为珠海海洋牧场新型装备应用综合展示平台,可在低成本的方案下,有效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实现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更快更好推动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项目不仅规模化养殖经济鱼类,更试养东星斑、黄鳍金枪鱼等高附加值品种,探索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实现“低成本、高智能、低风险、高效率”的养殖目标,投产后预估年产海鱼2500多吨,年产值将达8000多万元。

image.png

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规划效果图

创新驱动发展

自主技术引领海洋经济新跨越

“伶仃牧场”系列装备由珠海市海洋装备研究院完全自主研发,具备珠海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流派为目前国内海洋牧场装备三大流派之一,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四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专项)支持。

该项目将通过突破典型养殖鱼类环境胁迫响应与养殖技术、深远海养殖区域环境与生态灾害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发深远海养殖安全运维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管控系统,建立深远海集群式智能化的渔业养殖模式。

同时,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推动“珠海造”装备技术“建模出海”,抢占全国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高地,为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向海图强,万山正以隘洲项目为支点,加速传统渔业向智能化、工业化转型,奋力书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为粤港澳大湾区“蓝色粮仓”建设贡献万山力量!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