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应用  >>  过硫酸氢钾和二氧化氯哪个改底效果更好

过硫酸氢钾和二氧化氯哪个改底效果更好

更新时间:2025-08-21 10:15:21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在水产养殖中,底质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水质的好坏,底质恶化是池塘出现问题根源。常见的油膜水、泡沫水、氨氮亚盐高、硫化氢超标等,都是由底质恶化直接或间导致的;定期底质改良必不可少。现在市面上具有改良底质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从改底效果来说,二氧化氯和过硫酸氢钾哪个效果更佳。

1.jpg

池塘底质恶化的原因

底质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底质的恶化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在水体中易引起水质恶化。同时大量过多的有机质为底泥中耐病原菌提供营养,病原菌借机大量繁殖,容易加剧养殖动物的发病概率和程度。

1、清塘不彻底,包括清塘使用药物不当、晒塘或冻塘时间不充分等。

2、投饵多余且浪费的饲料、未被浮游植物利用完的肥料、残余的动植物尸体、鱼类粪便、水草和青苔腐烂等原因引起池塘底部有机质积累过多,都积聚在底部形成厚厚的有机污染物质。底部“氧债”加剧,这些有机质在底部被厌氧菌大量繁殖并分解产生有毒害物质,引起底部发臭,对于养殖动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3、大量频繁的加注、换水(特别浑泥水和暴雨冲刷泥水进塘)、多次大量使用化肥等引起底泥加厚,底部板结,池塘保肥功效减弱,易引发浑水、难肥等水质问题。

4、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养殖水体过深,水体增氧量不够达不到要求,引起水体底部溶氧长期不足,底部腐败发臭。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增氧机安装未能与池壁形成角度,导致大量脏东西被带到池边角落形成死角,时间久了也容易底层发臭。

2.jpg

5、淤泥过多且肥沃、加上长期不清塘、或者清塘不彻底、没有暴晒或冷冻池底等也是引起底部出问题的原因。

6、放养密度高,投饵量大,相应的残饵和粪便也多。可能会使池塘逐步失去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

7、经常使用聚合物类产品调水改底,有机物被吸附、沉淀到底,用了以后多絮凝或吸附水中不良物质(如蓝藻)沉积到塘底,形成“聚毒层”,底泥变酸,发酵变臭,表面上是水好了,实际上可能“底”又坏了,因此,聚合物类产品应该用但尽量少用。

3.jpg

二氧化氯VS过硫酸氢钾改底

过硫酸氢钾

过硫酸氢钾(KHSO5,peroxymonosulfate,PMS),又称过一硫酸氢钾,是一种无机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过硫酸氢钾吸潮或溶于水中会迅速分解为氧气和硫酸钾,因此工业上并不存在PMS单剂,而是将PMS与硫酸氢钾、硫酸钾结合制成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使用。

4.jpg

在水溶液中,过硫酸氢钾通过链式反应,依次生成硫酸根、氢氧根、次氯酸、新生态氧和过氧化氢等活性物质,其中硫酸根的氧化性最强,其氧化还原电位达到2.5~3.1V,在氧化有机物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理论上能够将绝大多数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并最终完全矿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jpg 

过硫酸氢钾链式反应方程式

而在杀菌的层面,过硫酸氢钾水解产生的活性物质,能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屏障,使细胞内容物流失,丧失能量依赖性膜运输系统的功能,且可与核酸中的钙、铁等结合,产生HO-,作用于DNA的磷酸二酯键导致其断裂,对RNA也有类似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鱼塘使用过硫酸氢钾后,其对水体中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链球菌(Streptococcus)、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 嗜 水 气 单 胞 菌 ( Aeromonas hydrophila )、 副 溶 血 弧 菌 ( Vibrioparahemolyticus)、灿烂弧菌(V. splendidus)等多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杀灭效果,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消杀效果优于革兰氏阳性菌。

池塘在使用过硫酸氢钾后,池塘中细菌的总生物量会有所下降,但细菌的品种多样性和丰度是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的,也就是说,使用过硫酸氢钾一般来说不会打破鱼塘的细菌生态平衡。

6.jpg 

二氧化氯泡腾片

二氧化氯是一种具很强杀菌作用的含氯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 A1级消毒剂。而随着二氧化氯泡腾片的问世,因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杀菌广谱性强等优点,被迅速普及,现已经是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应该没有之一。

 7.jpg

二氧化氯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氧化还原电位高达1.5V,从氧化剂的角度来说,已经算是氧化能力比较强的一款,但和过硫酸氢钾比起来是不如的,氧化性大概只有后者的二分之一左右。

但是二氧化氯在实际的使用中,其实是偏向于杀菌层面的。

二氧化氯在与病原菌接触后,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壁含双硫键的蛋白,通过氧化破坏双硫键使蛋白失活达到杀菌目的。细菌、病毒、真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其酶系蛋白分布于细胞膜表面, 易于受到ClO2攻击而失活,而水产动物等高等生物酶系位于细胞质之中,由此可避免ClO2的攻击和破坏。因此二氧化氯的高安全性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农业机构共同评定为AI级(人体摄取容许基准),在众多高水平消毒剂中ClO2也是唯一获此认证者!——《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场篇》

8.jpg

过硫酸氢钾VS二氧化氯,二者应该如何选?

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回答这个问题:

一、如果是单纯从氧化性的角度来考虑,应该要选用过硫酸氢钾,毕竟其氧化性更强。也就是说,当你发现水体下风口有较多的黄色水沫,水面油性较强的时候,说明这个时候塘底积累的有机物过多,这是有机物没有得到完全氧化而表现出来的表观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过硫酸氢钾的强氧化性,反应掉一部分过量的还原性有机物,达到抑制塘底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生成的目的。

二、如果从杀菌的角度来考虑,二者都可以。如果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土塘,建议使用过硫酸氢钾,因为过硫对弧菌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如果是其他品种的池塘,则建议使用二氧化氯,因为虽然杀菌效果差不多,但毕竟二氧化氯比较便宜,正常来说,二氧化氯的价格是同重量的过硫酸氢钾的一半。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