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非鱼价格波动特征及预测分析
更新时间:2025-09-03 14:26:42 来源/作者:中国渔业经济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是国民所需优质蛋白供给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农业农村部149号文件答复关于推进淡水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标志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罗非鱼(Oreochromis)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养殖品种,养殖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养殖产量达181.68万吨。罗非鱼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2023年全球罗非鱼贸易超过65亿元,中国出口额约为21.44亿元,占全球罗非鱼总贸易量的1/3。2025年第一季度,罗非鱼出口额达到3.06亿美元,顺差额增长44.49%。此外,罗非鱼因价格相对较低,市场需求旺盛,养殖模式以小规模家庭养殖为主,已成为渔民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罗非鱼价格相对稳定不仅有利于保障市场的稳定供应,也是实现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对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中国罗非鱼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其价格走势,为预测罗非鱼价格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为相关管理部门及养殖企业合理应对罗非鱼市场价格波动提供了一定参考,对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罗非鱼价格波动表现
国内外关于水产品价格波动及预测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绝大部分仍以整体水产品为研究对象,很少对单项水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与预测,对总体水产品价格波动研究的结论降低了具体单项水产品的模型预测准确度;另外,以往部分文献忽略了养殖水产品的供给特征和出口表现对水产品价格的影响,使得研究结论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本文将从供给特征和出口角度研究罗非鱼价格波动规律,并对其进行价格预测。
本文对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国罗非鱼市场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重点监测系统和全国养殖渔情监测系统。
图1 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罗非鱼塘口价格走势图
从图1可看出,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我国罗非鱼市场价格月平均走势呈现出从小幅度波动到剧烈波动的态势。价格最低为2022年7月的7.24元/千克,最高为2024年5月的11.68元/千克,总波动幅度高达61.19%。罗非鱼月度均价的整体走势按照价格波动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罗非鱼价格处于小幅波动的阶段。罗非鱼价格维持在8.55元/千克左右,该阶段内最大波动幅度为24.76%,罗非鱼价格虽波动频繁,但整体上涨幅度不大。第二阶段为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罗非鱼的价格呈震荡上扬的趋势。此期间,其价格触及了2020年2月的最低值7.59元/千克,并于2022年4月攀升至最高值10.87元/千克,实现了43.21%的增长幅度。进入2022年7月至2025年5月的第三阶段,罗非鱼价格表现出波动增长且涨幅扩大的特点。这一阶段,罗非鱼价格的上涨幅度显著提升,达到了45.51%,相较于前一阶段,涨幅增加了2.3%。由以上分析可知,2018年以来罗非鱼价格经历小幅波动、震荡上升、快速增长三个阶段,这种价格波动给罗非鱼养殖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增加了养殖经营风险。
三、中国罗非鱼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本文运用Census X 12方法对罗非鱼价格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将其分解为季节因子序列(PRICE_SF)(图2)与不规则波动因子序列(PRICE_IR)(图3)。为更清晰地揭示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剔除季节性和非规则性干扰后用H–P滤波技术将其分解为趋势成分与周期性成分,据此深入分析罗非鱼价格的趋势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
图2 罗非鱼价格季节因子序列
(一)罗非鱼价格季节波动特征
由图2所示,季节因素序列(PRICE_SF)呈“V”形波动,季节成分对罗非鱼价格的影响波峰波谷差逐年增大,第一、三季度往往展现上升态势,而第二、四季度则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受罗非鱼生长周期和出塘量影响,鱼苗通常在春季投放,华南地区约在3月投苗,养殖周期约5个月,罗非鱼最大出塘量通常出现在7至9月,导致夏季大量上市,价格走低。总体看,罗非鱼下半年产量高于上半年,价格下降显著。季节性波动特征逐年增大,一是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剧养殖风险,导致罗非鱼出塘量在不同季节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市场价格稳定性。二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对罗非鱼产业链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之间的信息错位或协同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市场供应和需求的错配,这种错配在季节交替时尤为明显,可能加剧价格的季节性波动。
具体来看,罗非鱼每年价格的最高点通常在2月份,低点在6月底和7月初,此外,每年12月价格也会出现小幅下降,下降趋势呈现逐年减弱并趋于稳定。每年的2月价格上涨主要由于此时处于春节之际,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急剧增加,期间罗非鱼价格会迎来一定上涨。而6—7月是其他水产品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些水产品可能对罗非鱼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罗非鱼的销量减少,价格降低。12月价格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养殖户结算账目的高峰期,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一些养殖户可能采取降价销售罗非鱼的策略。另一方面,每年的12月份气温下降,一些养殖户担心池塘防寒防冻工作管理不当带来损失,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集中销售。而近年来,通过先进技术积极开展罗非鱼防冻工作,导致冬季季节因素对价格影响减弱并逐渐趋于平稳。
(二)罗非鱼价格不规则波动特征
图3 罗非鱼价格不规则因子序列
罗非鱼价格极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市场突发事件及进出口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规则因素序列(PRICE_IR)(图3)显示出我国罗非鱼价格波动存在短期剧烈波动特征。其中,波动幅度较大的是2019年3至2020年2月、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2025年3月至2025年5月。从自然灾害来看,2019年夏季广东部分地区经历极端高温,台风于同年8月在海南登陆,导致部分主产区疾病爆发。2022年初,华南地区突发低温天气,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供应减少罗非鱼价格随之上涨。从市场突发事件来看,2019年底至2020年初,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罗非鱼生产端受到了影响,供应趋紧,价格显著上升。从进出口政策来看,2019年中美贸易战导致罗非鱼进出口大幅下降,出口价格降低传导至国内市场。2022年美国对我国罗非鱼贸易壁垒趋紧,加剧了我国罗非鱼外销出口的压力,2022年出口量较2021年同期减少11.95%,出口额则同比下降了8.73%,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波动显著。2025年4月,因美国滥施对等关税,中美贸易局势不断趋紧,美国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去向地之一,其对华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水平,势必会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2025年5月,美国关税下调至55%,对美订单恢复了40%~50%,价格回暖,主要以商超订单为主,未来仍将处于波动状态。
(三)罗非鱼价格长期变动趋势特征
用H-P滤波技术揭示罗非鱼价格的长期发展趋势及循环波动规律(图4)。观察长期趋势发现罗非鱼价格呈缓慢上涨趋势。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价格略有回落,2022年后罗非鱼价格大幅度上涨。2024年8月罗非鱼的价格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罗非鱼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罗非鱼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对罗非鱼需求量逐渐增加。二是罗非鱼的养殖成本呈上涨趋势,其单位总成本由2019年的7.25元/千克涨至2023年的9.19元/千克,期间增长了26.76%,其中2023年饲料成本占总养殖成本的75.41%。近年来,由于罗非鱼饲料中鱼粉等原料从秘鲁的进口量减少了50%以上,国产高品质饲料供应紧张,饲料厂原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推高了罗非鱼养殖成本,2023年上半年放苗量锐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助推了罗非鱼价格上涨。此外,罗非鱼养殖以传统的池塘养殖为主,近年来我国完善了水产养殖许可制度,在“退塘还田”和“非粮化、非农化”的政策下,也导致一些地区的养殖面积减少,进而推动罗非鱼市场价格上涨。
(四)罗非鱼价格周期波动特征
图4 我国罗非鱼价格的趋势性和周期循环性时序图
观察罗非鱼价格周期循环曲线Cycle(图4)可发现:其价格波动具有一定周期性,且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依据波谷至波谷的划分原则,自2018年以来,中国罗非鱼价格经历了两个完整的周期和一个尚未完成的周期,具体周期划分参见表1。
表1 近5年非鱼价格波动周期划分结果
第一个周期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罗非鱼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表现出较高的频率,然而波动幅度相对较小。2018—2019年,罗非鱼价格受养殖热潮和贸易环境宽松影响,供给与消费双增。峰值出现在2019年6月,此后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对我国罗非鱼等农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2019年罗非鱼的出口量缩减至43.61万吨;进口价格也经历了显著下跌,从2018年的5.61美元/千克大幅下滑38.52%,至2019年仅达到4.05美元/千克,进口价格下降也使国内价格受到影响。
第二个周期为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罗非鱼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加剧,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20年4月,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罗非鱼消费得到明显释放,出口量增加,峰值则于2022年2月显现;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受疫情反复和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欧美等传统罗非鱼市场萎缩。同时,罗非鱼的出口价格也下滑至2.49美元/千克,降幅达到了26.55%,这一连串的下降导致了国内罗非鱼价格的持续疲软。
第三个周期从2023年6月开始,尚未形成完整周期。2023年上半年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养殖户选择退市,这种供小于求的状况在年底推动了市场行情的回暖,持续到2024年,尽管罗非鱼投苗量、出塘量上涨,但供应仍然紧张,价格持续高位,2024年6月出现峰值。2024年8月以来,投苗量逐渐减少,2025年3、4月份监测点投苗量比2024年同期减少50.12%和57.25%,价格走低。
四、罗非鱼价格ARIMA模型构建分析与预测
ARI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是一种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领域重要的预测工具。该模型将自回归(AR)技术、差分(I)处理以及移动平均(MA)方法三者融为一体,旨在应对并预测那些呈现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ARIMA(p,d,q)的一般表达式为:
(一)数据预处理
表2 价格序列ADF检验结果
经分析发现我国罗非鱼价格数据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利用EViews12.0对其进行对数转换处理,随后执行ADF检验。结果显示,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进行平稳性检验P值小于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差分后序列是平稳的,可以进行ARIMA模型的构建,其结果如表2所示。
(二)模型的识别
图5 自相关及偏自相关函数图
根据偏自相关系数与自相关系数的建模序列推断出可能的模型组合。鉴于原序列在经历一阶差分后呈现出平稳性,故确定d=1。通过观察自相关–偏自相关图(图5),序列的偏自相关在滞后1阶之后逐渐趋于0,可确定q=1。而通过序列的自相关显示出拖尾的特征,无法直观地判断自回归阶数的大小,因此考虑通过AIC、BIC等信息准则进一步判断。
(三)模型的建立
表3 模型信息准则估计
表4 模型拟合结果
首先假设模型的初始设定为ARIMA(1,1,1),参考郭改文[13]通过穷举法建立不同滞后阶数的模型,参考AIC与SIC两种信息准则以及模型显著性测试结果(表3),最终选定ARIMA(1,1,1)作为分析模型。随后,我们对该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将估计结果汇总于表4中。用表4模型拟合结果结合公式,罗非鱼月度价格的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方程可写为:
(四)模型的检验
图6 价格模型拟合残差函图
为验证模型拟合效果,我们对残差序列进行了平稳性及白噪声检验。如图6,残差序列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均不显著,Q统计量的P值近1,表明ARIMA(1,1,1)模型通过白噪声检验,残差序列满足白噪声特性,证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五)模型的预测
图7 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图
图8 模型预测值与原序列值模拟效果图
表5 2024年12月至2024年5月预测价格与实际价格比较
表6 2025年6月至2025年11月的价格预测结果 单位:元/千克
首先采用ARIMA(1,1,1)模型对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的罗非鱼月度价格进行静态预测,用真实值替代预测值,结果见图7,显示拟合值与实际值间差异较小,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静态预测对预测样本区间以外的变量无法纳入考量,因此再采用动态预测预测样本以外2025年6月至2025年11月的序列,动态预测则是用已知预测值来预测下一期的预测值,并将预测结果与原始数据拟合,见图8,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57443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42163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4.68901%,RMSE和MAE值较小,且MAPE值小于10%,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模型预测目标是短期价格走势,选择用近6月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罗非鱼月度价格的数据拟合模型验证预测,可以清晰的评估模型对短期预测的适用性,且不易因长期数据的噪声和结构变化影响结果的解释性,将实际值与得到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相对误差较小,见表5。因此,经对比分析验证模型在确保预测模型准确性得到验证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我国2025年6—11月的罗非鱼月度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详见表6,预测罗非鱼价格在11元/千克左右波动且逐月下降,在10.80元/千克到11.48元/千克之间波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我国罗非鱼价格的实际波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我国罗非鱼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季节性波动呈“V”型波动,季节成分对罗非鱼价格的影响逐渐由弱变强,每年罗非鱼价格的最高点出现在2月,最低点出现在6月底和7月初;(2)罗非鱼价格易受到灾害、疾病、进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出现不规则性的波动;(3)罗非鱼市场价格月平均走势呈现从小幅波动到剧烈波动的态势,罗非鱼价格波动周期不断延长;(4)利用ARIMA(1,1,1)模型对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的罗非鱼月度价格进行了验证性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各项误差指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度。最后,利用该模型对2025年6月至11月的罗非鱼月度价格进行前瞻性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罗非鱼价格在2025年6月至11月大致呈稳定态势,在11元/千克左右波动且逐月下降,在10.80元/千克到11.48元/千克之间波动。
(二)建议
1. 完善产业大数据平台及预警体系建设,稳定生产规模。一方面,以罗非鱼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数据为基础,监测并及时发布价格、投苗量、存塘量和出塘量等数据信息,帮助养殖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预测和生产建议,减少因生长周期和出塘量造成的季节性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利用研究模型合理预测价格,提高价格预测精准度,可通过购买罗非鱼价格保险等措施,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加工企业可加强与养殖户定向对接,从养殖容量、精准投喂等方面制定养殖生产规程,提升罗非鱼养殖的标准化、机械化、设施化水平,探索效益最大化的养殖模式和精简实用技术,优化罗非鱼的养殖品质,着重从抗病力、耐盐性及耐寒性等多个维度开展罗非鱼的良种选育工作,从而有效提升罗非鱼的存塘量,进而增加罗非鱼应对极端天气等各种风险的能力。
2. 加大对罗非鱼国内和国际市场消费开拓,稳定加工市场,减少不规则因素对罗非鱼价格的影响。一方面,罗非鱼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巨大,2023年罗非鱼中国国内销售占比接近50%,而2021年为32.5%,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需要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降低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度。罗非鱼生产加工企业要加大对预制菜及休闲食品的研发力度,提高罗非鱼产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对没有出口业务的罗非鱼生产加工企业,应积极与出口中介机构合作,借助其专业的市场渠道和经验,努力拓展国际新市场。企业应主动参加国际渔业展览会、贸易洽谈会等活动,在维持传统出口渠道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线上商务系统及社交媒体等数字化途径,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我国罗非鱼养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减少出口等不规则因素对罗非鱼价格造成的冲击。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