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 GLOBEFISH | 罗非鱼季度分析
更新时间:2025-09-25 11:15:54 来源/作者:深蓝牧渔
照片:Stockfile/FIS
全球罗非鱼市场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其驱动力包括中国农场价格下降、美国采购模式转变以及来自越南和拉丁美洲的竞争加剧。虽然总体供应量保持稳定,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相关的生产压力以及普遍存在的贸易壁垒正在积极重塑主要地区的出口流向、采购策略和定价结构。
01 市场和贸易
亚洲
进入2025年,中国罗非鱼产业面临一系列结构性挑战。广东、广西和海南等主要生产省份的罗非鱼养殖价格徘徊在盈亏平衡点附近,这反映出加工活动减少和海外订单疲软。严重的关税风险导致一些加工企业停产,而鱼苗生产商报告称,在关键的放养季节,鱼苗销售低迷。饲料生产商也发现需求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成员国,以实现贸易多元化。出口商也在探索通过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低关税国家进行再加工和转运的策略,以重获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加工商通过减缓采购、减少冷藏产量以及将销售转向中国国内市场来适应形势。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和电商平台纷纷出手,以促进中国国内的罗非鱼消费。这些举措包括机构采购、国内品牌推广以及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直销。
尽管面临监管和物流方面的挑战,中国作为全球罗非鱼供应国仍然保持着强劲地位,其出口稳步扩大至北美、欧洲和非洲。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冷冻整条罗非鱼出口额达到1.158亿美元,比2024年同期增长42%,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需求的扩大。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目的地,进口额同比增长56%至2500万美元,这可能反映了在关税上调前囤货。对非洲主要市场马里的出口也大幅增长至2400万美元,巩固了其作为第二大买家的地位。其他显著增长来自哥伦比亚、德国和西班牙,反映出中国罗非鱼贸易的地域多样化日益增强。然而,包括南非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在内的一些市场与2024年相比出现了小幅下滑或增长放缓。
越南已成为中国在美国市场地位减弱的主要受益者。据越南海产品出口和生产商协会(VASEP)统计,2025年1月和2月,越南对美国的罗非鱼出口同比增长105%,达到近300万美元。越南有利的气候、政府的支持以及对罗非鱼养殖和加工的投资促成了这一快速增长。然而,尽管这几个月出口有所增长,越南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瓶颈、认证工厂有限以及物流成本上升等问题。为此,越南农业和环境部于4月召开了一次全国研讨会,旨在制定越南罗非鱼出口的长期品牌和质量标准。
美国
按产品类别来看,冷冻罗非鱼片继续占据美国需求的主导地位。冷冻鱼片进口量同比增长27%,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1.28亿美元。中国占据最大份额,贡献了1.09亿美元。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进口量下降了38%,而来自中国台湾省的进口量则大幅反弹,增长了159%。
冷冻整条罗非鱼进口量也强劲增长,跃升64%,达到3790万美元。中国在该领域也占据领先地位,进口额达2500万美元,其次是巴西,进口额达440万美元。冷冻罗非鱼采购量的大幅增长表明,买家越来越青睐保质期更长的产品,尤其是在贸易紧张局势导致供应链波动的情况下。
传统上因其新鲜度而备受青睐的冰鲜罗非鱼片,在2025年初出现小幅回升,价值同比仅增长3%。虽然进口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增幅不到1%),但采购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对美供应国中,巴西的增长速度最快,其出货量增长了一倍多(增长119%),这得益于产量扩大和市场准入改善。洪都拉斯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0%,表明其在2024年大幅下滑后有所复苏。相比之下,哥伦比亚的份额在数量上萎缩了32%,这表明供应商的偏好可能在长期内发生转变。
这些事态发展发生在美国再次对中国和越南的渔业进口征收关税的背景下,其中冷冻鱼片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中国历来占美国冷冻鱼片进口量的80%以上,尽管其仍是主要的罗非鱼供应国,但围绕贸易政策的持续不确定性迫使美国买家寻求多元化采购。新的贸易壁垒已经导致中国出口活动放缓,主要省份的加工厂减产,一些美国买家推迟或取消发货,以避免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美国罗非鱼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新的供应关系正在兴起,全球价值链正在适应更加分散和竞争激烈的格局。
拉美
拉丁美洲的罗非鱼出口国,尤其是巴西、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加大了进军美国鲜鱼片市场的力度。仅在2025年3月,巴西和哥伦比亚就分别向美国出口了超过726吨的罗非鱼。然而,大多数规格的罗非鱼价格已跌至每公斤9.44-9.54美元,反映出消费者需求复苏缓慢。巴西的强劲表现,支撑因素是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79%,出口额同比增长105%。但在美国宣布对巴西商品征收50%的报复性关税后,巴西的罗非鱼出口可能面临阻力。这项贸易措施可能会严重影响巴西对美国的罗非鱼、鲷鱼和龙虾出口,使买家的兴趣转向其他供应商。
照片:Colpani Piscicultura
巴西水产养殖业主要由罗非鱼驱动,该行业正通过扩大生产和现代化加工能力来应对国内市场饱和的问题,以促进国际贸易。2025年第一季度,罗非鱼占巴西水产养殖出口总收入的92%,主要产品类别为鲜鱼/冰鲜鱼片。美国是巴西最大的市场,同期美国吸收了巴西95%的罗非鱼出口。尽管受美国市场调整影响,巴西罗非鱼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下降7%,从每公斤7.57美元降至每公斤7.07美元,但仅美国市场就为巴西带来了超过1620万美元的罗非鱼出口收入。为了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巴西企业正在瞄准加拿大和邻近的南美国家等替代目的地。
在该地区的其他地区,各国政府正在推行战略举措,以提高罗非鱼产量和可持续性。在秘鲁北部,生产部启动了鱼苗生产、病害监测和亲鱼管理方面的技术培训,以提升当地水产养殖能力。在墨西哥,罗非鱼是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超过4.5万人从事生产,并设定了2030年实现全国自给自足的目标。在洪都拉斯,16个省的600多家生产者受益于政府推广可持续系统的项目,例如水产养殖、改善鱼苗获取渠道和直接营销,从而使该国在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方面拥有更大的出口潜力。
02 价格
2024年,中国罗非鱼价格有所下降。广东省活罗非鱼(300-500克)价格在上半年保持稳定,为每公斤9.24元人民币(1.29美元),年底稳步下跌至每公斤7.49元人民币(1.04美元)。10月至12月,平均价格较上一季度下降16%,较2023年同期下降9%。
2024年,由于供应过剩和产量增加,巴西国内罗非鱼市场价格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9.68巴西雷亚尔/公斤跌至12月份的7.77巴西雷亚尔/公斤。由于全年供应量持续旺盛,这一价格趋势与典型的季节性模式(例如与放养相关的价格上涨)不同,抑制了价格的回升。即使对越南罗非鱼进口实施临时限制以防止进一步的竞争,国内需求仍不足以消化过剩的供应,导致价格持续波动。价格下跌始于2024年3月,持续至2025年初,影响了生产商的利润。自2024年9月以来,鱼的平均重量增加和鱼种供应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饱和。
03 前景
2024年,由于环境法规趋严、价格下跌以及库存减少,中国罗非鱼产业面临生产成本压力。因此,预计2025年中国国内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尤其是在6月份预计出现捕捞高峰的情况下。虽然上半年原材料供应紧张可能为中国生产商提供相对有利的条件,但海外需求的潜在下降可能会在下半年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拉丁美洲国家可能会扩大生产和出口力度。预计2025年巴西罗非鱼产业将继续面临供应量高和国内价格低迷的压力,国际市场在吸收过剩产量和维持行业增长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