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淡水浮游植物分类的9个门类
更新时间:2025-10-11 12:02:05 来源/作者:养鱼E线
淡水藻类分布十分广泛,从炎热的赤道至常年冰雪的极地、江河湖泊、塘堰坑凼、田块沟渠、湿地沙漠都有藻类的存在。淡水藻类共有9个门。
1.蓝藻门
蓝藻大约出现在距今33~35亿年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目前人们发现的蓝藻大概有2000种,我国有记录的蓝藻约有900种。
蓝藻门是最原始的藻类,细胞结构简单,有些特征与其它藻类有所区别,植物通体呈蓝色或蓝绿色,没有色素体,色素均匀地分散在细胞周围的原生质中。蓝藻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质,但无核仁和核膜。色素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等,同化产物是蓝藻淀粉(遇碘显淡红褐色)和蓝藻颗粒体。
(蓝藻水华)
据研究,蓝藻具有伪空泡,能够使蓝藻控制浮力,如果水体处于静止状态,蓝藻上浮至表层会阻碍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蓝藻还有固氮能力。因而,蓝藻在自然水体中容易形成蓝藻水华。在我国南方,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由蓝藻形成的“水华”。容易形成水华的主要种类有:微胞藻、鱼腥藻、片藻、席藻、节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节球藻等十几个属,常见种类很多。
蓝藻的部分种类可作为鱼类饵食,有的种类消化较差。微胞藻、鱼腥藻生长过盛时,在夜间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死亡后又会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水生动物的疾病或死亡。因此,必须加强管理。蓝藻毒素有肝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和皮疹毒素,因此,我们要注意防范,减少蓝藻水华的形成风险。
2.金藻门
金藻亦称金褐藻,金褐色,除含叶绿素外,尚含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单细胞游动的种类,无细胞壁,有细胞壁的种类,其组成物质主要为果胶。多具一或二根顶生的鞭毛(三根的少见),鞭毛等长或不等长。贮藏食物为油类和麦白蛋白。繁殖方法有断裂(群体种类)、分裂、产生游动孢子(无鞭毛的种类);有性生殖少见,属同配结合。
(金藻类浮游植物及水华)
金藻多数分布在淡水,海水和咸水中也有分布。金藻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pH=4~6的微酸性水、含钙质较少的软水中生活。一般在较寒冷的冬季、晚秋和早春等季节生长旺盛。
金藻门包括黄群藻属(合尾藻属)、锥囊藻属(钟罩藻属)、锥囊藻属、金枝藻属等。
黄群藻属藻体呈球形或椭圆形,是能运动的群体。黄群藻属约有10种。在小池塘和人工贮水池中生活,于晚秋、早春或冬季可大量出现。
锥囊藻属约有17个种,多数浮游生活于贫营养的淡水中,水中有机质多时就消失,有的种也生活在酸性泥炭水体中。已知有2个种属于海产。
金枝藻属本属约有3种。在池塘、湖泊和沼泽地等水中,附生于其它藻体上,是罕见淡水藻类。
金藻门浮游植物在透明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低的软水中,低温季节(早春和晚秋)大量繁殖,生长旺盛,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分布在水体的中下层占多数。
金藻类多数原生质裸露,是鱼、虾、贝类等的优质饵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小三毛金藻在盐度稍高的内陆水体中大量繁殖,可引起鱼类的大批死亡;如果水质肥,三毛金藻很少发病。金藻大量繁殖也会形成以金藻为主的水华。
3.黄藻门
黄藻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丝状体、多核管状体。细胞呈球形、椭圆形、纺锤形、圆柱形、三角形、四边形、棒形。运动个体具有2根不等长的鞭毛。黄藻门的藻体通常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色素体内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和一种叶黄素。同化产物为脂肪、白糖素。
黄藻主产于淡水中,尤其常见于半流动较清洁的水中,比如软水湖和池塘。海水、半咸水中有极少数种类的黄藻。黄藻常常在早春或晚秋大量发生,大部分可做鲢鱼的优质饵料。丝状藻类有较厚的外面胶质层,鱼类不易消化。
4.硅藻门
硅藻基本上以单细胞体为主,体型多样,有圆形、多角形、纺锤形、S形、新月形、弓形、舟形、棒形等。少数种类为群体,有丝状、带状、星状、放射状等。硅藻细胞壁富含硅质,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硅藻的繁殖以细胞分裂为主,部分进行简单的有性繁殖。藻体通常呈黄绿色至黄褐色。色素体中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墨角藻黄素、硅甲藻素等。同化产物以脂肪为主。
硅藻类在各种水体中常能大量繁殖,种类繁多,在多种水体中一年四季多有优势种群,清塘消毒后硅藻最先形成优势种群,一般在春、秋两季出现高峰。硅藻类是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尤其在湖泊、水库大水面养殖水体中,硅藻的饵料意义更为显著。
5.甲藻门
甲藻多数为单细胞体,少数为丝状或单细胞联成群体。有球形、椭圆形、卵形、多角形等。有的种类细胞壁薄,有的种类厚,细胞壁上有沟,把细胞壁分隔呈夹片状。甲藻通常呈黄绿色或金黄褐色。
甲藻门藻类色素体中含有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四种叶黄素(环甲藻类、新甲藻素、甲藻黄素、硅甲藻素,其中前3种为甲藻门所独有的色素)等。淡水种类同化产物为油滴或淀粉。
甲藻的营养方式多种多样:大多数为自养型,也有些种类营腐生性或动物性或混合性营养。比如卵甲藻在草鱼苗种体表大寄生时称为草鱼打粉病。
甲藻的分布很广,在淡水、海水和半成水中均有,我国的淡水甲藻有15种。甲藻门中的隐藻类(现已独立分为藻类植物中的一个门)多见于淡水,是肥水养鱼中最常见的一个优势种类,也是淡水动物重要的天然饵料之一。
6.裸藻门
裸藻是一种有鞭毛、能运动的单细胞藻类,仅少数种类有胶质柄营固着生活。形态有纺锤形、圆形、椭圆形、卵形等。细胞裸露,无细胞壁,表质硬的可保持固定形态,表质软的细胞会变形。裸藻种类繁多,植物体内通常含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叶绿素b和叶黄素。同化产物为副淀粉(非水溶性多糖)。
裸藻主要分布在淡水中,特别是有机物多的静止小水体中最常见,温暖季节大量繁殖而形成水华。
裸藻过去被认为是一种不能消化的种类,目前研究认为,裸藻是白鲢易消化的食物。血红裸藻还是一种优质食物。有经验的渔民把池中裸藻出现作为水肥标志。以裸藻为优势种群的水体不适宜做鱼苗培育;pH值达到8.9的水体,裸藻大量繁殖,鱼、虾浮于水面。
7.绿藻门
绿藻类种类繁多,有单细胞体、多细胞体和群体、丝状体、管状体等,藻体呈绿色。
色素体中含有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b、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新叶黄素藻体常呈现的颜色为草绿色,这主要是由于叶绿素的优势掩盖了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同化产物为淀粉。
绿藻类分布很广,地理分布多以温带为主。凡光线能达到而又潮湿的地方皆能生存,绝大多数种类分布在淡水中,江河、溪流、湖泊、池塘、沟渠都有分布。潮湿的树皮、墙壁上也可见绿藻生长。
绿藻类种类繁多,常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是水生动物经济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丝状绿藻可作为鲤鱼、鲫鱼的直接饵料。但在鱼苗培育池,如果绿藻的丝状藻类(水网藻等)大量繁殖,常致使水质清瘦,影响其它浮游藻类植物的增长而成为不利因素,甚至危及鱼苗安全。
8.隐藻门
隐藻为单细胞藻类,大部分藻类无细胞壁,色素体有1-2个。隐藻门共有2个属:隐藻属和蓝隐藻属。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等,同化产物为淀粉。
隐藻对温度的适应性极强,对光照也不敏感,无光条件下用异养方式生活相当长的时间。隐藻分布广泛,喜生于有机质和含氮丰富的水体;在传统的池塘形成优势种群,说明水质肥。隐藻是鲢鱼等的优质天然饵料。
9.轮藻门
轮藻是大型的沉水藻,多为淡水产,分布相当广,产量也较大。轮藻在植物界的地位比较特殊,无维管束,组织构造简单,但在外观上已有根、茎、叶的分化。轮藻的生长与繁殖方式同苔藓植物。
轮藻类为多细胞体,藻体大型,常在水中基质表面营固着生活。它们是周丛生物中的重要种类,是水体中多种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