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实现及达副叶鲹人工繁育,“粤海粮仓”再添候选品种
更新时间:2025-10-23 10:00:44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10月20日,深圳市水产学会组织专家在惠州市大亚湾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惠州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 “及达副叶鲹的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进行评价。专家组察看现场,听取汇报,审阅相关材料后认为,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及达副叶鲹人工驯养、繁殖及苗种批量化培育,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种类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


2024年起,攻关团队在惠州大亚湾海域和深圳大鹏湾海域收集及达副叶鲹野生种群1000余尾,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人工繁育亲本群体。项目建立了及达副叶鲹的驯化、亲本强化培育方法,开发了有效的人工促熟和催产技术,获得批量受精卵,孵化出仔鱼34.8万尾。并开展批量化工厂化育苗,通过探索鱼苗开口饵料、活饵料配比序列、配合饲料驯化、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条件,共培育出全长3.94±1.69cm的幼鱼3.26万尾。
及达副叶鲹俗称甘仔鱼,隶属鲹科副叶鲹属,体侧扁呈纺锤形,背部银蓝、腹部银白,肉质嫩滑鲜甜且带独特甘香味,是鲹科副叶鲹属中小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海域,多栖息于水深50~100米的大陆架沿岸水域,喜集群,偶尔入河口半咸水区,主食浮游甲壳类及小型鱼类。目前,市场上的及达副叶鲹全部来自捕捞,2023年捕捞量约460吨,从边缘捕捞对象,逐步进入区域渔业体系。


随着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推进,对海水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广东海洋渔业种业创新“排头兵”,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积极响应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需求,持续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开发,围绕鲹科鱼类开展了一系列人工繁育技术攻关,在此之前,已经先后实现了黄金鲹、蓝圆鲹的人工繁育。
海洋渔业试验基地相关技术人员表示,鲹科鱼类生物特性符合海上养殖对养殖鱼类适养性的要求,游泳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可以适应深远海养殖环境,而且鲹科鱼类具有明显的群居特性,常常集群活动,具备可高密度养殖、生长速度快等特点。作为鲹科鱼类的代表,卵形鲳鲹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水养殖品种印证了鲹科鱼类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而及达副叶鲹大规模制种潜力强,适应性较好,生长较快,抗应激性能优。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