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很低也有害!急性氨中毒,你该怎么做?
更新时间:2021-09-22 11:01:59 来源/作者:水产门户网
氨是毒性大、通透性高的化合物,即使浓度很低也是有害的。若血液中氨的浓度超过1%,鱼类就要死亡。氨一经产生就要排出体外,当氨排出受阻时,血液中氨浓度升高,可经过侧循环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严重时导致肝性脑病。鱼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昏迷,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
养殖鱼类急性氨中毒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的阳光充足时段,晨后或阴天水中溶氧不足时、泼洒肥料不当时,也极易发生。
其症状表现为:病鱼呼吸急促,乱游乱窜,之后游动迟缓,麻痹无力,再者体暗、鳃乌、口腔发紫,黏液增多,最后活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死亡。增氧无效:池鱼发生氨氮中毒后,若开启增氧机,则池鱼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泼洒增氧剂后,浮游鱼群毫无反应。而仔幼鱼的不良反应程度较成鱼剧烈。白鲢尾部颤抖,体表充血,以鳃部和鱼鳍基部出血为明显,鳃上皮细胞损害,血球有溶解现象。罗非鱼等鱼类的急剧中毒现象也具有此种症状,这都明显不同于因缺氧引起的浮头现象。
为了避免养殖损失,要注意检测水质,及时观察鱼类活动情况,积极进行调水防治。水中溶氧不足时,不宜直接泼撒挥发性强的铵态氮类肥料,如碳酸氢铵、硫酸铵、氨水等;对盐碱底质的池塘和用生石灰处理不久的水体,由于水的碱度、pH值偏高,更要引起注意。氨氮中毒的发生没有季节、早晚和天气好坏之分,多见于成鱼池、高产池、密养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1.及时加注新水
降低原池氨氮浓度,防止中毒加深。
2.泼洒食盐
阻止氨氮及硝酸态氮继续入侵鱼体血液。水深1米的每亩水面可用食盐17公斤。
3.科学施肥
施肥要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机肥要先发酵熟化,少量多次,使硝化反应得到充分进行,以防NH3的大量积滞。在高温干热季节,要尤为慎重。
硫酸铵、碳酸氢铵等铵态类肥料的使用要掌握好水体理化环境和用量,在溶氧不足、pH值偏高的碱性水体中要节制施用。
一般施用量以每米水深每667m2水面每次不超过2.5kg为宜。偏肥的水体,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水体往往是多氮寡磷,喜欢高温偏碱性的蓝藻类植物也会大量繁殖,此时的施肥应以补磷抑氮为宜。混合泼撒时宜先磷后氮,并间隔一定时间。
4.接种藻类吸收氨氮
对于发生大量枝角类浮游动物或蓝绿藻水华的水体,先用敌百虫或铜、锌等药物杀灭,并及时接种有益的藻种,促使繁殖来吸收利用氨氮。它不仅能减轻氨的危害,还能够产生水体急切需要的氧气,又可为鱼类等养殖品种提供丰富的生物饵料,形成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撒活化性粘土、沸石粉等物质
水体NH3的浓度过高危害严重,或出现急性氨中毒时,还可以对水体撒布粘土(活化性的)、沸石粉等物质,使粘土矿物的胶体粒子吸附、凝聚固定水体的氨氮,使粒子周围的水体pH值倾向于酸性,有一定的急救效果。同时,粘土粒子对氨氮还有储存和缓释作用,当水体中氨氮浓度下降后,被吸附固定的氨氮还会缓慢地释放出来。
6.施用微生物制剂
生物活性较好的微生物制剂,可加快有机物的氨化、硝化过程,降低氨氮物质浓度及危害。
7.使用强氧化剂类物质
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产品,可易溶入水中释放出大量的原子氧和多种氧化能力极强的活性基团,具有较强的降解水体有机废物、促进硝化反应、消除氨氮毒性的多种功能,还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污作用,而且对水体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