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养虾“关键”:解毒、抗应激、消除潜在隐患!
更新时间:2021-10-21 14:00:00 来源/作者:水产门户网
对虾的免疫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对应激的反应十分敏感,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用药、换水、水质突变、刮虾操作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对虾的强烈应激反应,引起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在虾的养殖过程,如何去预防和处理不用情况引起的应激反应,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①换季时节,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早春、春夏、夏秋、秋冬季节转换之际,温差变化大,气候不稳定,温度或高或低 ,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会导致养殖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造成对虾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严重的将引发对虾爆发性疾病,造成大面积排塘。
【防控措施】:
一方面维护水质藻相和菌相的稳定,避免因环境变化引起水质突变;另一方面则要加强虾体营养,增强其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跟踪所服务的养殖户,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控,能取得不错效果,基本不出问题。
A.选择健康优质苗种,在气候相对稳定时放苗,放苗前泼洒解毒药品和高稳VC
B.在换季时期,泼洒保肝胆酶酸和解毒药品,防控应激,增强虾体免疫。
C.在换季时期,必须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定期使用胆酶酸保护对虾肝胰腺健康,可添加营养制剂。
D. 在环境(水温、盐度、光照、溶氧、藻相)突变、暴风雨前后、对虾受惊吓、捕捞前后,要及时投放抗应激剂,增强对虾抗应激力。
②藻相突变,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藻相突变,主要表现在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藻类过旺、水色过浓、水色老绿、蓝藻爆发、这些情况的发生,容易造成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往往也是病毒性疾病爆发的先兆。
【防控措施】:
A.使用消毒剂前投放抗应激剂,增强对虾抗应激力;使用乐畅桉树精油,消除水体中可能残存的有害菌。
B.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避免浮游微藻大量死亡及水质恶化。
③天气突变,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天气突变,如遇冷空气、台风、连续降雨、暴雨、阴天、冷热温差大等时候,很容易造成水体分层(水温、盐度、pH值分层等),同时藻类因光合作用微弱也易发生大量死亡,使水变清,溶氧急剧下降,有害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白浊水,底层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氢迅速上升 ,从而引起对虾强烈不适,产生应激,严重则会导致对虾中毒或爆发疾病死亡
【防控措施】
A.天气突变前一天,最好提高水位5~10cm
B.天气突变前和期间,降低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冷空气来临,要减少1/3以上的饲料投喂量。突然高温闷热,要减少一半的饲料投喂量。
C.恶劣天气变化期间,一定要增进溶氧。可添加“增氧活水剂”
D.恶劣天气变化后,先用“果酸”+改底药品,再调水
④使用药物,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养虾过程,使用杀虫、杀藻、消毒药物等,均可能给对虾带来强烈的应激反应或造成对虾突然大量死亡。因此在用药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对虾脱壳情况、水质情况进行用药,用药前后需防控应激,以稳定虾体,减少死亡;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杀虫、杀藻药物如硫酸铜、硫酸锌及一些含氯制剂等,这些药物均可能给对虾带来强烈的应激反应。可使用乐畅桉树精油驱除对虾体内外寄生虫,不伤虾不破坏水质。
【防控措施】
A.预防;平日尽量不要使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溴氯海因、硫酸铜、二氧化氯、强氯精等,而应选性质温和的制剂进行病害预防与治疗,并要避开对虾脱壳高峰期用药。
B.用药前后的应激死亡预防:当水质不好或有软虾壳时,用药5小时,需先泼洒解毒药品或高稳VC和补钙药品,进行固壳、加强对虾防护能力,稳定虾体。用药当晚补充溶氧。
C.应激处理:先全池泼洒解毒药品
⑤换水过大,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一次换水达到50%,容易造成对虾应激。
【防控措施】
A.预防:换水应少量多次进行,一天换水总量在20cm左右,换水后泼洒解毒药品
B.应激处理:若因换水量过大造成对虾应激,先用“果酸”+“高稳VC”解毒、调节渗透压
⑥理化因子急变,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到养殖中后期,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在池塘蓄积,氨氮及亚硝酸盐等逐渐升高,池塘的溶氧越来越低,温度、pH值等各种理化因子变化较大,一旦遇上阴雨天,造成水温、溶氧、盐度分层时,更易诱发对虾的应激反应。
【防控措施】
当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急变时,首先应减料或停料1~2餐,开足增氧机,全池泼洒解毒药品以降解毒性、调节机体渗透压。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制剂如保肝产品胆酶酸,来增强虾体体质、减少虾的发病率、提高对虾成活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⑦标粗分池,对虾应激反应的防控
对虾养殖标粗后进行分池或搬池,因所生活环境的理化因子发生强烈变化等,极易引起对虾的强应激反应,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大量死亡。
【防控措施】
A.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分池,确保养成池水温,盐度和pH值和标粗池相差不大。
B.在分池前3~5天,及分池后3~5天,不要加料,用营养制剂拌料投喂,强化对虾体质
C.在分池或搬池前2小时,在养成池先泼洒解毒药品和补钙药品。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