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开展虾蛙立体养殖模式探索
更新时间:2022-10-18 10:01:57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一
材料与方法
1. 稻田情况。试验稻田位于连州市西岸镇青草洞村,面积2亩,土质为黄褐色硬质泥土,采用“L”型挖沟设计,开沟:宽1.5~2.0m、深0.8m,开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的10%。在出水口安装拦鱼栅,水沟上放置一些蛙垫,稻田上盖网防止鸟等敌害吃蛙。
2. 水质情况。稻田水源为水库水,常年充足,清澈无污染,全年温度随当地气温变化,pH7.3左右。
3. 水草种植。稻田“L”型沟中种植伊乐藻,既是天然隐蔽场所,又可作龙虾的饲料。消毒5天后进行肥水,施用发酵后的牛粪或鸡粪作为稻田基肥,施用有机肥100kg/亩。肥水两周后,将水位增高至60cm左右,3月底前移植伊乐藻,间隔3m种植一株,保持养殖期内水草覆盖率为60%左右,发现偏多就割掉部分。
4. 水稻的种植。品种为两优911,6月29日人工插秧,10月23-24日采用人工收割,周期115天。
5. 虾蛙放养。8月8日,每亩投放规格为6~8厘米的澳洲淡水龙虾苗(均重10.25g)1000尾,共2000尾;8月17日,每亩投放规格为20~30克/只的牛蛙2000只,共4000只。
二
日常管理
1. 种养管理。定期巡田,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水、坍塌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修补,特别注意拦鱼设备的完好程度及是否被堵塞,经常清除鱼栅上的附着物,以保证进排水畅通。全程没有用任何药物,水稻没有追肥和晒田。
2. 投喂管理。投放牛蛙幼蛙后第二天开始投喂蛙料,坚持“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原则,日投喂量按照蛙重量的2%左右,一天投喂两次,早上投喂60%,下午投喂40%,阴雨天气不投喂。养殖过程中每天早晚观察养殖虾和蛙的活动和病害情况。
3. 收获。水稻收割时蛙均重4两左右,且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少量蛙可达1斤重,规格整齐度不太好和量不多,不好销售,继续养殖,当地有人收购时就销售一些,春节后全部卖完。在10月上旬每隔几天用地笼可以收澳龙5~10斤,在水稻收割后1周左右因为水质恶化虾出现死亡,蛙安然无恙。
三
模式效益分析
共收获干稻谷1758斤(按2元一斤计算),蛙合计2000斤,当时卖的价格18元/斤,卖虾30斤,单价50元/斤。投入种子总费用60元、蛙料912kg(每吨5500元计)、蛙苗4000元,不算人工和运费,总产值合计31940元,则亩产值达到15970元,效益非常可观。
四
小结
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养殖基本成功,且虾蛙套养,可以节省虾料,充分利用稻田斜坡空间,证明可行。但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稻田牛蛙放养适宜密度需要探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牛蛙养殖投喂时存在饲料浪费现象,在观察做好水质监测及时改进改善水质方面不够;放虾苗和蛙苗时间滞后一个月或以上,导致养殖动物生长时间偏短。实际澳洲淡水龙虾亩产量至少在50斤以上(根据上一年种养稻虾时虾产量推测)。牛蛙价格相对是高价,如果按照平时市场价9元一斤,总产值为14000元,亩产收益为7000元,效益远远高于单独种植水稻。
每日更新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