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黄颡鱼小瓜虫如何高效处理?这几种方法您一定要试试!

黄颡鱼小瓜虫如何高效处理?这几种方法您一定要试试!

更新时间:2025-09-04 12:38:00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随着近期水温降低,天气频繁变化,黄颡鱼小瓜虫逐渐多了起来!且黄颡鱼对小瓜虫非常敏感,在分塘或拉网卖鱼后特别容易感染,死亡量大,不易控制。很多人平时不注重预防,发现感染小瓜虫后,就用所谓的“特效药”杀虫,不但收效甚微,死鱼量反而还增加了!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小瓜虫爆发的原因的原因及防控:

10d7e7f3d5ba89a4102337f851e7357b.jpg

一、小瓜虫的生活习性及爆发条件

小瓜虫的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在这个温度区间内,它能够快速繁殖,尤其是在水温波动较大的春秋季节及冬季水温较低且稳定的时候,小瓜虫更是肆虐无忌。

小瓜虫的繁殖经历滋养体、包囊、掠食体三个阶段: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和掠食体阶段。

4e9f2faf71383dcaba7f83459b79db3e.jpg

最适合施药的掠食体阶段持续时间固定为1到2天,但是小瓜虫的整个繁殖周期却视气温不同从4天到30天不等。在气温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所以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繁殖周期为4天。15℃时,繁殖周期为10天。而10℃以下时,繁殖周期往往在30天以上,这是由于低温时成虫长时间停留在鱼体内的滋养体阶段,而这一阶段恰是施药无效的时期。

7762dfd3d0d703891e53c1a3a3680fa6.jpg

二、小瓜虫为什么难杀

1、小瓜虫成熟后脱离鱼体进入包囊阶段,会有一层厚厚包囊,任何药物很难穿透,什么药效果都不好。

2、小瓜虫会刺激鱼体分泌粘液,把虫体包裹,药物穿透性受影响。

3、小瓜虫又叫刺激性隐核虫,受药物刺激后繁殖更快。

5e70e0b8de70d3d96091100063125584.jpg

三、如何预防小瓜虫病

预防小瓜虫要从源头做起,如控制养殖密度、彻底清塘、做好肥水工作,增强鱼体体质。

1、彻底清塘。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对养殖池塘彻底清塘。

2、池塘养殖条件下在秋末、冬初及初春时期可通过适当降低水位以提高水温的办法实施预防。

3、在小瓜虫病流行季节对有棘鱼类(如黄颡鱼等)苗种实施转塘、并塘等越冬准备时,拉网操作应避开阴雨低温天气,应在晴天水温相对较高时进行捕捞运输操作,且谨慎操作以避免对有棘鱼类产生损伤。建议:养殖过程中做好“抗应激”,是防控小瓜虫最主要的措施。在变天、降温、消毒、拉网等操作时,都需要注意使用维生素C、多糖等,提高鱼体体质。

4、提高养殖鱼类免疫抗病力。鱼类生理状况与小瓜虫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鱼类机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小瓜虫掠食体的侵袭。因此,在小瓜虫病流行季节,应加强养殖鱼类营养。

5、培肥水质。小瓜虫病的发生与池塘水质的关系密切,一般在水质清瘦的池塘中小瓜虫病易多发,因此在小瓜虫流行季节应适当培肥水质。

6、小瓜虫的控制关键在于底泥,底泥里的虫卵只要温度、条件合适,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虫卵就会快速繁殖。建议定期使用氧化型底改,减少底部有机质,破坏小瓜虫生长环境,能够抑制小瓜虫的繁殖。建议发病高峰期5-7天改底1次,期间配合颗粒氧,增加底层溶氧,有助于减缓小瓜虫繁殖。

7、小瓜虫感染前期不易被发现,当观察到小白点时,就已经是中度或重度感染。另外,小瓜虫特殊生活史和形态结构,造就了其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尤其是滋养体阶段,能刺激鱼体组织细胞增生包裹护体,一般药物很难渗透到寄生部位。曾被广泛用作防治小瓜虫的“特效药”硝酸亚汞或醋酸亚汞,因药物毒性强,已经被国家列为禁用渔药。建议定期内服青蒿末+桉虫克,从水花、夏花(上粉料投饲),开始就可以拌喂,对于小瓜虫、孢子虫预防效果很不错。

8f802a249c7da5d6cb1982e292a2cc24.jpg

四、小瓜虫感染如何控制

1.升温法:小瓜虫在15-25℃的水温范围内繁殖活跃,而当水温升高到28-30℃时,其生长和繁殖会受到显著抑制。这是因为小瓜虫的生理机能在较高温度下难以维持正常运作,部分虫体可能会因无法适应而脱落。

2.调节PH值:小瓜虫在偏酸性的环境中更易生存和繁殖,而提高水体的pH值,使其呈弱碱性,则能够有效抑制小瓜虫的生长。通常可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池塘水体的pH值,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0-20克的生石灰,将其溶解后全池泼洒。

3.辣椒+生姜:生姜和干辣椒各300克,熬成水后,按每米水深用一亩的量进行泼洒,连泼三次,间隔五天后再泼三次。生姜中含有的姜辣素等成分以及干辣椒中的辣椒素等物质,对小瓜虫具有一定的刺激和抑制作用,能够破坏小瓜虫的细胞结构或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

4.五倍子与贯众组合法:将五倍子和贯众加水煎煮,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5-8克,贯众每立方米水体用10-15克,煎煮30分钟左右,使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到水中。五倍子含有鞣质,能凝固蛋白质,有收敛、抗菌等作用,可抑制小瓜虫的附着和繁殖;贯众含有绵马素等成分,具有驱虫、抗菌的功效。

5.苦楝皮与苦参组合法:苦楝皮含有川楝素等成分,对寄生虫有麻痹和驱逐作用;苦参中的苦参碱等生物碱成分也具有抗菌、抗寄生虫的功效。它们联合使用能够对小瓜虫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将苦楝皮和苦参洗净后切碎,按照每立方米水体用10-20克的量,放入水中煎煮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然后将药液冷却后全池泼洒。

温馨提示:小瓜虫用药时机选择,小瓜虫的驱杀尽量选择晚上进行,因为晚上用药杀灭小瓜虫的效果好一些,大家都知道小瓜虫幼虫的孵化时间通常在夜间即午夜至凌晨,所以用药最好在凌晨前进行,以便杀灭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幼虫。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