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良好的养殖池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更新时间:2025-09-23 10:34:21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养鱼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鱼塘,良好的鱼塘条件是丰产优产的关键之一。因此,鱼塘生态环境条件的的优劣,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辨别一个鱼塘好不好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池塘是养殖鱼类栖息和生长的环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间接影响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两者都会影响池塘的鱼获产量。
养殖成鱼池塘条件: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和苗种饲养池有所不同,主要是面积不大,水较深,注排水便利,水质容易得到控制。
高产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水源充足、水质好
这是池塘养鱼的一个基本条件。水源充足,可以经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鱼类浮头时,有利于急救。无污染的江河、水库、溪流都是比较理想的水源。
2、面积适中
鱼谚说“宽水养大鱼”。水面大,受风力作用大,水的流动和上下对流强,既增加水体溶氧量,又能使溶氧分布均匀,减少鱼泛塘死亡。总的来看,池塘面积大一些为好,但面积过大,操作管理不方便,所以鱼塘的面积多以10~15亩为宜。
面积大,受风面也大,易使水面形成波浪,促使空气中氧溶入水中,增加水质的溶氧量和促进池水上下对流。
加速上下层水的混合,提高下层水中的溶氧量,这对改善水质,促进物质循环十分有利。
生产实践表明,池塘面积以6670平方米为好。池塘过大,投喂饲料时易造成鱼类摄食不均,水质也不易控制。
日常操作管理、成鱼起捕都有一定困难,鱼产品过于集中,影响鲜活鱼货均衡上市。
3、水深
渔谚说:“一寸水,一寸鱼”,反映了水深和鱼类生长、鱼产量的关系。具备必要的水深,是夺取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
但过深的池塘,下层光合作用弱,上下层水混合困难,下层溶氧不足,阻碍物质循环,降低池塘生产力,同时对新开挖的池塘也增加土方投资。
因此,池水过深也不好。池水深度一般以2.5~3米为宜。池塘面积较小时,水可略浅些。
4、池形和池坡
池形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以2:1或5:3为宜,这样便于投饲、起捕操作以及起捕网具的规格化,且能节省劳动力。
池子的方向,可根据地形和当地经常刮风的风向而定。因夏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一般以南北向为好。
可使塘埂收到风浪冲击的面积大大缩小,同时池水受风面积增大,也有利于池水增氧。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高差10~20厘米。
池塘埂面宽度为4~6米,中间埂面宽为8米,土地较多的地区还可适当放宽。塘埂上可留一定面积用于种植青饲料。
池塘坡度以1:2.5或1:3为好。沙土或沙壤土土质松散,可适当将坡度放大些,以减少塘埂倒塌的可能性。
5、底质良好
水质受池塘底的土质的多方面影响,对养鱼起着重要作用。底质以壤土为好,土质松硬适当,保水保肥力强,通气性也好。这样,池塘中有机质易于分解,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塘底要平坦,并保留适量的腐殖土,可以保持塘水肥度。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