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淡水鱼类车轮虫感染症状表现及如何科学防控

淡水鱼类车轮虫感染症状表现及如何科学防控

更新时间:2025-10-24 10:58:06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车轮虫病是目前淡水鱼养殖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且极易发生的一种鱼病!引发车轮虫病的病原大约有10几种,主要是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及眉溪小车轮虫等,均属缘毛目,游动亚目,壶形科,虫体大小为20-40微米。车轮虫侧面观象毡帽,反面观圆蝶形,运动时就象车轮转动一样,因此称为车轮虫。

1.jpg

车轮虫感染症状表现:

1、白头白嘴

鱼苗、苗种被车轮虫寄生时,寄生处会分泌大量粘液,鱼体上车轮虫较密集的鳍、头部、体表等部位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呈现白头白嘴的症状。

2、跑马

有车轮虫的鱼还会出现鱼体发黑和“跑马”的症状,“跑马”就是指鱼围绕池边成群狂游,驱赶也不散,像马群在狂奔一样。也有的鱼离开群体独自狂游不止。“跑马”会导致鱼大量消耗体力最后消瘦、衰竭而死。

3、鳃寄生性缺氧

当鱼鳃部位寄生车轮虫时,鳃的呼吸功能会受到大量黏液影响而阻碍导致呼吸不畅,病鱼也会因生理性“缺氧”而浮头、摄饵量降低,非常容易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2.jpg

流行范围

1、车轮虫流行的范围非常广泛,车轮虫在5-30℃都可以繁殖,几乎全年都会感染鱼类,当环境不良、养殖密度大、阴雨天气的情况下,车轮虫往往大量繁殖,甚至引起鱼类死亡。

2、车轮虫是一种原生纤毛虫,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水体粘稠度过大(有机质过多),所以处理车轮虫不能以简单的消杀来防治。

3.jpg

车轮虫防治方案:

1、杀灭车轮虫并不难,简单到用硫酸铜就能干掉它,难的是预防!一般水温15℃以下时,每亩水体用20斤生石灰化水泼洒,能有效的预防。一般水温在15℃以上时,要勤用菌、勤补碳(红糖),及时分解有机质,可以预防车轮虫。

2、在车轮虫高发期,要做到勤换水,每次换水量5-10公分,每10天使用一次腐殖酸钠,并配合生物底改净化水质,降低水体粘稠度。

4.jpg

3、打样镜检一定要检查病鱼,因为健康的鱼体质强,很少有车轮虫寄生,随便打样镜检,肯定会误诊。当镜检鱼鳃一个视野下,出现5-8个车轮虫时,要立即处理。

5.jpg

4、处理车轮虫一定要快准狠,车轮虫寄生后会导致细菌感染,死亡量很快上升。因此,在杀车轮虫后,可以用二氧化氯、碘制剂等,连续消毒2-3次,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