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应用  >>  水产常见寄生虫的种类及防控

水产常见寄生虫的种类及防控

更新时间:2025-09-08 11:26:06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秋季是寄生虫非常活跃的一个季节,当下由于气温逐渐下降,残存在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卵开始复苏,寄生虫开始逐渐活跃。所以最近有很多养殖朋友开始反映池塘寄生虫疾病开始频繁发生,一旦控制不当就很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养殖过程中常见寄生虫的种类及防控:

 1.jpg

第一类:原生动物类(原虫类)

常见种类:小瓜虫、斜管虫、孢子虫、车轮虫、纤毛虫等;

主要特征:原虫与单个细胞基本相似,除了小瓜虫个头比较大以外,其它的虫基本比较小。在100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它的形状。

2.jpg

第二类:蠕虫类

常见种类:吸虫、绦虫、线虫、鱼蛭、棘头虫等;

主要特征:像线虫、绦虫寄生于鱼类的肠道内,吸虫寄生于鳃、体表、鱼鳍等部位。蠕虫类的个头也比较大,在40倍显微镜下看得非常清楚,寄生在肠道内绦虫、线虫类肉眼清晰可见。

3.jpg

第三类:寄生虫甲壳动物类

常见种类:中华鳋、苗头鳋、鲺、鱼虱、鱼怪等;

主要特征:个体比较大,很多种类肉眼可以看得到。

4.jpg

寄生虫对鱼类的危害:

1、直接致死:机械损伤:寄生虫的附着,会破坏鳃、皮肤、鳍条、肠道、内脏等组织器官。

2、营养掠夺:大量寄生虫(尤其是肠道寄生虫)消耗宿主营养,导致鱼体消瘦、贫血、生长迟缓。

3、堵塞与压迫:大量寄生(如肠道绦虫、鳃部指环虫)可堵塞管道(肠道、血管)或压迫重要器官(如鳔线虫压迫鳔)。

4、毒素作用: 部分寄生虫分泌毒素,损害组织或干扰生理功能。

5.jpg

5、继发感染:寄生虫造成的伤口是细菌、真菌、病毒入侵的绝佳门户,常引发严重的继发性感染(如烂鳃、烂身、水霉病等),这是导致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生理功能障碍:呼吸困难: 鳃部寄生虫(指环虫、车轮虫、小瓜虫、中华鳋等)破坏鳃组织,增加黏液分泌,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窒息死亡(尤其在低溶氧或应激时)。

7、摄食障碍:口腔、肠道寄生虫,影响摄食和消化吸收。

8、渗透压失调:体表、鳃部损伤破坏鱼体渗透压屏障,导致电解质失衡。

6.jpg

如何科学防控寄生虫

1、保持水质,特别是底质“干净”:

首先,每造养殖结束后,清理掉淤泥。池底经过暴晒后,使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消毒,这是保持塘底“干净”的必要措施;

其次,定期改底,投料越多,改底时间越要缩短,养殖前期建议两周一次,养殖后期建议三天一次,可生物改底和化学改底交换进行;

水质调控,池塘当中往往不缺氮源,缺乏的是碳源,这是常识。因此可以经常泼洒发酵碳肥,如玉米粉+有益菌(EM菌或芽孢杆菌等)+红糖发酵,经常泼洒,水质都能稳定的很好。

2、做好规律性防虫:

特定的季节或时间段,做好几个高发虫害的的防控措施。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预防寄生虫,最好不要定期使用杀虫剂。那要怎么做呢?我们最好建立蓄水池,在蓄水池中先消毒除虫,在引入池塘当中。没有条件的,也最好在进水口绑网袋过滤寄生虫和虫卵。

3、增强体质,抵御寄生虫感染:

鱼体免疫力强可以抑制寄生虫的感染,这就需要鱼有好的肝肠,毕竟肝肠是鱼类重要的免疫系统。肝肠健康,鱼类发生烂身的几率就大大降低,寄生虫也不会从伤口感染鱼体。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